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侨港镇——心安是归处

三农 来源:央广网 2020年08月21日 17:3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广网北海8月21日消息(记者王逸群 张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广西北海市侨港镇,这里生活的绝大多数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越南漂洋过海回到祖国的归侨和侨眷。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如今的侨港镇从一片荒凉的滩涂变成了一座集居住、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时代侨乡小镇,人们的生活是“唱着歌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1日推出《侨港镇——心安是归处》。

  咸水歌是广西北海市侨港镇老一代归侨传唱的一首传统疍家歌曲。“回到祖国不用忧,万事政府来带头”,简单几句歌词,表现了40多年前海外侨胞回到祖国后的欣喜。

  1978年,7000多名越南华侨,手划着小木船,拖家带口,在海上漂泊了半个多月后回到了祖国,回到祖辈们生活过的广西北海。后来政府专门设立建制镇对他们进行安置。

  归侨周胜林接受采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逸群 摄)

  73岁的周胜林就是当年历尽千难万险划小船回到祖国的。他与其他归侨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他们通过渔业生产,建设美好家园。

  “回到祖国就开心了。”周胜林说,回到祖国后,国家给他们盖房子住,建港口、买渔船,让他们从事渔业生产。如今,干了一辈子打渔生意的周胜林已经退休,安享晚年。侨港镇也成为拥有2000多艘渔船、10多家海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广西重要渔业生产、海产品加工基地。

  从“北海华侨渔业公社”到“新港镇”,再到“侨港镇”,40多年弹指一挥间,侨港镇从一片人烟罕至的海边荒滩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滨海新城镇。除了传统渔业,新一代侨港镇人用自己的方式为小康生活奋斗着。

  1996年,侨港镇开了第一家糖水店。当地人制作的糖水不添加任何调味剂,做工考究,品种丰富。仅靠口碑相传,侨港糖水已经成为公认的地方特色食品。

  周基家的港湾糖水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逸群 摄)

  周末下午2点多,侨港镇港湾糖水店铺里的客人络绎不绝。第二代侨民周基正在后厨忙着做糖水和炒冰。他告诉记者:“以前我老爸老妈做过很多活,他们都很勤劳,因为‘手停口停’,也就是手一停就没有经济来源了,没饭吃。父辈很不容易,我想坚持下来,创业难,守业更难。”

  周基家糖水店的炒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逸群 摄)

  小小的糖水店想要继续发展,不仅需要侨港人的奋斗精神,更要积极拥抱新事物。周基回忆说,随着店里的客流量变大,电子收银系统替代了用了几十年的笔和纸,在电脑上点点划划,老父亲最开始很不习惯。后来上线外卖系统后,父亲依旧有所顾虑。但事实证明,新一代侨港人的发展思路依旧是“真香”。“引入外卖之后,整体的收入明显增加了,最后就是‘真香’了。”周基说。

  如今,周基家的店成为了镇上有名的糖水店,年收入至少30多万。

  侨港风情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逸群 摄)

  夜幕降临,侨港镇上的风情街游人如织、美食香飘。美丽的侨港镇依靠“滨海风光、疍家风情、越式餐饮”三张名片吸引着八方游客,年接待游客350多万人次。侨港镇党委书记赖伟清说:“老百姓在这里生活安逸,有海洋的支撑,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大家生活富裕,侨港没有贫困户。”

  在休渔期,十几只渔民组成的足球队酣畅开踢。在开海节,生猛海鲜盛宴大家可以免费吃。在这座0.6平方公里大小的“全国特色小镇”里,人们称,“幸福的生活在歌里过”。

  周基喝着自家的糖水,望着迎宾门楼上“祖国,我爱您”几个大字,觉得小康生活就在当下。“我觉得小康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吃好住好,房子也买了,店里生意也不错,应该算是小康了吧。”他说。

返回三农首页
分享到: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实时热点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