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年出栏两三万只鸭子多收入1万多元!科学养肉鸭 脱贫奔小康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20年10月19日 17:2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科技究竟如何支撑肉鸭产业的发展? 产业又是怎样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侯水生研究员和您聊聊鸭子的那些新鲜事。

  侯水生: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一直养的鸭子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国外引进的品种一直垄断着我们国家的市场,这样国外的企业一直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比如一日龄、刚出壳子的种鸭卖500块钱,所以这就对我们整个养殖业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一个企业每年引种五六万只,那就需要3千多万元,这也是我们从事肉鸭研究的根本的原因之一。 中国农科院是从事农业的一个科研单位,在这里,为了这群鸭子,我们干了20年。

  为什么国外的鸭子能够垄断我们国内的市场?这里边最关键的是品种的竞争。为了解决我国的品种问题,我们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研究。我们和内蒙古宁城县的一个企业合作了8年,进行了7个世代的高强度选育,培育出了草原鸭。这个草原鸭和国外品种比较具有更大的优势,生长速度更快、饲料转换效率更高、肉品质好。2019年,我们培育的草原鸭已经占到了市场的24%左右,它的市场占有率从0发展到了24%,所以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养鸭和扶贫有什么关系?在农村,肉鸭产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内蒙古宁城县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腹地,玉米长势非常好,产量非常高,是种植玉米的黄金带。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比较单一,仅仅靠销售高产的玉米,农民是难以脱贫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玉米资源发展肉鸭产业,把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充分发挥它的资金优势、市场优势,负责种鸭繁殖、鸭苗孵化、饲料生产;农户出劳动力,负责商品鸭的养殖;中国农科院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比如新品种方面的培育、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标准化饲养管理等等。

  我们培育的鸭子比引进的品种大概在相同的时间内多长50克,这个50克大概就是三毛钱,所以累计下来,仅体重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这两个方面,农户就可以净获得5毛钱。一个农户如果一年养殖出栏2万只或者3万只鸭子,那就可以多收入1万多元。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带动了接近1000户的农民从事养殖业工作,3万个劳动力参与了这项工作,促进了12万人脱贫。

  主持人:本地的玉米喂本地的鸭子,这算不算是循环经济?

  侯水生:是,这是一种很好的循环模式,比如种植的玉米去喂鸭子,然后鸭子的排泄物又加工成有机肥,作为肥料来使用,这样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种养结合模式。

  主持人:我们还请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肉鸭企业的负责人李槟全,请他讲一讲鸭子从散养到标准化养殖的过程。

  李槟全:最早的时候我们是一家一户去散养,散养就发现有些东西标准化就没法制定,也不好管理。最早的时候我们是5000多户养殖户,后来把它变成2000多户养殖户。一家一户养变成集中到某个地方去养,现在变成700多户养殖户,其实它体量没变,但是养殖户的户数减少了。虽然700户,但是小区集约化性比较强,并且我们有自己的服务公司,服务公司里头有技术员,他分片管理让标准落地。

  农民日报记者 李朝民:你们是怎么带领贫困户开始养殖鸭子的?

  李槟全:首先是企业给农户盖鸭舍,让他养殖。赚钱是他的,赔钱是企业的,这么着我们发展了几个大户。第二个阶段,我们给养殖户进行担保,就是我们给他贷款。赊给他饲料、鸭苗,这个过程就把大量的养殖户扶持了。第三步,我们就开始走“扶强带贫”模式。让大户发展越大以后,让贫困户到他这儿来养殖,给贫困户开工资,给他补贴。

  青年返乡创业者 牛越:养鸭子会不会出现大规模得病的情况?

  侯水生:养鸭子和养鸡、养猪是不一样的。鸭子的抵抗能力要强得多。到目前为止,有没有疾病的威胁呢?有,一个是流感。一般的致死性的,比如说H5N1(流感病毒)等等发生,那要严格地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要求,该屠宰的屠宰,该埋的埋,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有,现在非常少。因为我们这个疫苗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二个就是小鸭肝炎,小鸭肝炎也是危害鸭子的一个常见病。它如果发生了以后,如果没有预防好,死亡率要在70%到80%,现在我们国内一般的做法就是打抗体,效果很好,但是它存在最大的问题是非常费工。我们现在和内蒙古的一个企业合作在做抗小鸭肝炎的育种,从明年开始,我们就可以推出抗肝炎的一个新的品种或者叫配套系,完全可以预防这个疾病。从养殖风险的角度,鸭子和猪、鸡确实有本质上的区别,安全性很好。

  主持人:宁城县汐子镇兴隆街村养殖户吕玉红现在是养鸭能手,吕大姐,您有没有什么非常好的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的?

  吕玉红:我一开始养的时候,也挺艰难的。虽然说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给我们指导,但他们并不能时时到现场去指导。于是我的爱人就上书店去买本专门养鸭的手册,我们俩到晚上没啥事的时候一起学习。我们俩反复研究、琢磨,喂了一年,鸭子喂得还挺好。喂了4年,看鸭子效益还挺好,我又开始拉拢村民喂鸭子,一共带动14户,我们就在统一规划的区域内建了厂子。当时建鸭舍的时候,公司给我们担保、借贷款,建好后,我就结合我这4年来的养殖经验,将养殖专业手册上,还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告诉我的这些经验都传授给这些养殖户,最后他们的鸭子喂得都挺好的。在我们的带动下又有7户村民,又跟着我们建了第二个养殖场,今年已经12年了,效益都挺好的。

  乡村笔记创始人 汪星宇:我看更多的鸭子都是在水田里的,或者有很多鸭稻共生的项目,但您这个鸭子好像是在网上养的,那鸭子不进水,是不是运动量不够?旱鸭子会不会没有下水的鸭子好吃?

  侯水生:在稻田里养鸭,它也是有一个密度的。比如说一亩地,不能超过10只鸭子。如果超过了,它对稻田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我们如果把几十亿只鸭子养在稻田里或者湖泊、河流里面,那对环境污染很大的。而且鸭子有一个很重要的习性,它尽管喜欢玩水,一天24个小时,它在水里边正常情况下不超过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它都希望自己待在一个非常干燥的地方。所以,鸭子在网上养的时候成活率是很高的,一般成活率都是98%、99%,死亡率很低很低的,这就是说我们在养殖过程中给鸭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资料来源:央视《大地讲堂》)

 

返回三农首页
分享到: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实时热点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