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三区三州”行】山上就业 家门口脱贫 他们在生态保护中探索出脱贫路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20年09月27日 13:5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将部分建档立卡户转为生态护林员是做好生态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转型成为护林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公园内的金丝猴共同绘就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生态画卷。

  地处腊普河中下游坝区的塔城镇,原始森林茂密,栖息着许多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就有我国独有的珍稀频危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响古箐村民余小德是一位生态护林员,巡查这片山林,保护滇金丝猴是他的日常工作。

  每天早上八点半,余小德准时赶往前一天猴群过夜的地点,为猴子们加餐。长在高山老树枝上的松萝是滇金丝猴最喜欢的食物。趁着猴群正享用美味,护林员们要清点每天出现的滇金丝猴数量,及时了解猴群的动态。

  猴群停留的地点有70多个,护林员的行动路线要随着猴子行踪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一天要在原始森林里走上几十公里。虽然累,但他们乐在其中。

  休息时,护林员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猴群的故事。朝夕相伴间,护林员们还给每只猴子都取了名字。

  现在,护林员们和猴子之间的关系很亲密,然而在过去,这份关系却是紧张的。俗话说,靠山吃山,以前,响古箐的大部分村民靠上山砍树、打猎为生,打猎的行为多了,猴子见人就跑。

  “雪域精灵”的美誉描述了滇金丝猴的灵动与神秘,却也说明着滇金丝猴种群面临的困境,它们只生活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海拔2800米到4300米的雪线附近,栖息地很狭小。为了保护滇金丝猴,迪庆藏族自治州启动了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建设,可是这片山林是滇金丝猴的家园,也是响古箐村民们的家园,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一度出现了矛盾。

  国家公园合围面积有334平方公里,护林、护猴都要投入人力,熟悉森林地貌、擅长山间行走的当地村民是最佳的人选,于是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当地政府采用“生态护林员+”的模式,带动居住在生态保护区国家公园内的贫困群众转岗护林。

  随着滇金丝猴猴群的壮大,生态护林员从一开始的4人发展到今天的27人。余文武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现在他主要负责护猴队几个仓库的补给运输,不仅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还在村里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子。

  从打猎者变身为保护者,在朝夕相伴间,人与滇金丝猴建立起了情感。伴随着这份情感的建立,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也成为了旅游热点,来香格里拉旅游的游客总要在塔城镇停留几天,游客人数逐年增多,2019年达13.8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200万元。塔城镇的村民真正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生态扶贫成了当地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返回三农首页
分享到: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实时热点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