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从田间直接到餐桌 新建的消费关系让食材更安全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20年07月10日 14:0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随着消费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品质的提升,现在在菜园和食客之间开始了有了一种新型的消费关系,就是我给你钱,你帮我来种菜,这就意味着从菜园到餐桌可能就没有更多的第三方的介入了,而且菜在整个种植中不施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一起来听听有着11年务农经验的新农人、“农学博士”石嫣讲述这种新型消费关系。

  主持人:这种新型消费关系叫什么?

  石嫣: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也叫社区支持农业(简称CSA),其中社区更多讲的是一个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大家非要住在一起,而是有共同理念的一群人,大家都愿意吃到健康的食材,愿意去支持生产者,这个就是社区。可以是网络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

  主持人:社区支持农业是怎样的运营模式呢?消费者怎样才能吃到这个菜呢?

  石嫣:有一种模式就是,首先,消费者最好是要到农场去认识生产者,去了解菜是从什么地方种出来的。第二步需要预付定金,支持这个农场,种完之后每一周再给消费者进行配送。还有一种模式叫作劳动份额,就是消费者可以自己到农场种一块地。在这个模式里,我们强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放,你不要首先就说我不信,你可以带着一个疑问或者困惑去这个农场看,你甚至可以随时去农场干活,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你完全可以和农民建立起来一个亲戚的关系,就像你的一个亲戚在农村种菜一样。所以消费者自己去认知,而且体验和共同参与,这个本身就是这个模式的一个核心。

  主持人:这种模式的起源是哪里?

  石嫣: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当时就先是在日本,在欧洲逐渐就开始出现了。我们这10年也在不断的推动这种模式,比如说像农夫市集、消费者团购,还有甚至各地的农人组成了自己的合作社,再比如说在陕西、云南等地已经组建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合体。我们现在更多的把这个模式叫作社会化的生态农业,之所以叫社会化是我们希望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面。这个形态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我来给你配送,你来到我的农场参观,也可以是组织农夫市集,生态农人到城市里直接卖菜;同时我们还搞食农教育,到城市的学校去做屋顶菜园,去让孩子们在学校体验如何种植蔬菜,甚至我们在北京的一些购物中心的楼顶也建立了屋顶菜园,让都市农业进入到城市里,这些模式都叫作社会化生态农业。

  主持人:这个菜本身有什么优势呢?这些农作物好在哪呢?

  石嫣:整个CSA农场所采用是有机的种植方式,在整个种植中不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这个生产方式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可以恢复农田的生态系统,它恢复了之后,你吃到的食物就是有营养的,就是滋养我们身体的一个食物。同时,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也更考验生产者对于生产有机食材的标准和责任。

  主持人:听起来从餐桌到菜园,如果没有更多的第三方的介入的话,那价格应该是低的,但是你们的价格好像还是会高一点。

  石嫣:我们这个模式的特点是不分菜的,全年所有的菜都是一个价格。而且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最初的时候也是会成本比较高。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一亩地用化肥只用几十斤,你要用有机肥的话就是几吨。虽然运输有机化肥光人力成本就是翻倍的,但是我们更多的使用有机肥,惠及的是未来的子子孙孙。你现在天天用化肥,它只能让最近这一两年的土地增产,最后会导致的土壤板结,会造成生产的不可持续。

  主持人:明白了,它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这样一个投入。那您在当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石嫣: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新农人。其实过去我们认为农民就是天天在地里种地,但是我觉得未来我们的农民不光是种地,还要会管理,而且在农场里还可以做很多教育的活动,甚至还需要了解怎么去盖大棚,怎么去修理拖拉机,这些所有的你都需要会。如果农场没有我的运营,光靠农民自己去种地,他也很难去把这个菜配送出去。

  主持人:您现在合作的农人是从哪里来的?您有没有一些筛选的机制?

  石嫣:我们现在整个团队应该有60多人,其中有一半我们叫老农人,50、60岁这样的农民,还有一半是我们叫新农人,可能大学毕业之后又回到乡村来了,但是我们要求的是无论你是新农人还是老农人,跟我们合作,生产就要达到有机的标准。

  主持人:但是中国的农人应该还是以年龄偏大的群体为主,您有没有思考过这里面的原因?为什么中国的农人年龄偏大,

  石嫣:我觉得可能在中国,说到农民,大家想到更多的是一个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在美国,农民其实是一种职业化的东西,而且也是一种生活的选择。在中国历史上,原来我们说“士农工商”,原来的农民是排在很靠前的,只是我们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好像农民不是一个可以被选择的职业。而且很多人对于农业的想象还是种地种菜,他们不知道农业未来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让农民由身份转变成职业,可能很多事情是迎刃而解的。本次还采访到了石嫣团队里的一位老农人——马叔。

  主持人:家住山东的马叔就是石嫣团队里的一位老农人。马叔,您觉得现在用新型的有机方式种植之后,它的产量,您满意吗?

  马叔:满意!通过种的这几年,把地养好了,所以作物长得也不错。我们种的西红柿一株能产到8斤,而且最大的特点是薄皮沙瓤有籽。

  主持人:这份工作您最看好的地方是什么?您觉得您不能离开这份工作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

  马叔:为更多人吃的健康,让下一辈人吃上健康的有机蔬菜,这是关键的关键。

  不用任何农药或者化肥去种植蔬菜,恢复农田生态系统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才能让更多人吃到安全放心的食材。

  主持人:本次还邀请了一位消费者代表,是来自于清北(清华北大)消费合作社的发起人金海兰老师,您当初是为什么想要发起这样的一个消费合作社的呢?

  金海兰:发起清北消费合作社其实也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其实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说它偶然呢,就是2016年的时候有一位日本老人叫川崎广人,在河南的一个农场推广循环农业种植。后来他用堆肥种植的有机蔬菜滞销了,他就在微博里呼吁大家来买,那我就在我的朋友圈里发起了团购。那个菜运到我们北大,购买群体主要是在北大和清华的教职工、家属,大家吃到了久违的安全蔬菜的味道,非常兴奋,所以就引起了大家对安全食材的关注。我们在经过几次团购之后,我们就开始想怎么样成立一个更有组织的,能够系统的解决我们餐桌上的安全,同时也可以支持到生态农业生产者,也是对环境、对土壤非常友好的一种态度。

  主持人:那您觉得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关系。

  金海兰:我觉得就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或者说互助合作关系。我们之所以现在吃的东西不安全了,是因为城市的消费者不了解生产现场是用什么在生产,只想买到便宜的东西,所以生产这边,农民投入更多的东西生产,却没有人为他买单,那他的生产就不可持续,导致了投入成本的降低。所以我觉得我们多花的这部分钱,如果真是农民提高成本生产出的东西,我们是值得的。我们既支持了农民生产更多更安全的东西,同时农民的这种安全生产也得到了可持续。

  主持人:过去我们在谈到农业的时候,其实好像只是谈到和农民相关的农业,但是在本次采访过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农业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参与,甚至需要消费者的深度参与,而石嫣博士和她的团队正在用一种绿色的、健康的方式真正拉近着土地和餐桌的距离。(资料来源:央视《大地讲堂》)

返回三农首页
分享到: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实时热点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