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2019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史顺利:沟域经济 兴业富民

2019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 来源:央视网 2019年12月14日 19:0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记者 李文亮 樊帆)   12月14日下午,在2019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主题论坛上,河南省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史顺利介绍了洛阳沟域经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史顺利 李文亮 摄

河南省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史顺利 李文亮 摄

  洛阳市地处山区,丘陵面积占40.7%,川区面积占13.8%,四山四岭一分川,有435条沟域可作为合并开发利用,以经济林果、特色杂粮、牡丹、草畜、中药等特色见长。

  2016年,洛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沟域经济示范区建设重大专项工作方案,2017年全面部署启动发展沟域经济示范区,经过三年的工作实践,沟域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打造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沟域经济是洛阳市破解丘陵山区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一个新模式,实施当中坚持了“五个优先三个结合”策略。

  “五个优先”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二是坚持特色产业优先原则,结合自然人文优势,着眼现代发展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产业定位科学,避免沟域经济示范区建设的类同化、低端化跟形式化,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四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让农民成为沟域经济的发展参与者收益者,盘活农村资产,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五是坚持脱贫攻坚联动原则,把沟域经济示范区建设成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

  “三个结合”则是把沟域经济示范区建设与现代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

  洛阳发展沟域经济工作部署以来,共培育了73个沟域经济示范区,其中33个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区主要种植果树、牡丹等经济苗木,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沟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洛阳全市区域经济发展一大特色,繁荣了区域经济,带动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沟域经济建设示范区提升改造道路203公里,整修生产路85公里;形成了沟域内传统民俗春节描绘乡村旅游洛阳特色美食文化多业态繁荣的局面;沟域经济示范区新种植的林果、中药材、油料作物经济苗木5.4万亩,320万株,新发展的食用菌袋600万袋,增加的花椒种植面积、艾草种植的面积上万亩;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休闲农业园区351个,休闲农庄109个,农家乐3158家,年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安排就业人数11.8万人。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实时热点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