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2018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朱启臻: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不能“缺位”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18年12月13日 15:3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

       央视网消息 (记者  李文亮 祝新宇) 12月13日下午,以“乡村振兴、美丽共享”为主题的2018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举行了主旨论坛,专家学者和业界嘉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共同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真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忽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朱启臻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但是几十年来我们早就忘了这个根。那么,乡村有什么文化?文化又存在于乡村什么位置?

       乡村首先存在的是农业文化。农业文化非常丰富,比如说耕作制度,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生态体系,优美的农业景观,特别是跟农业生产相关的人们的信仰,还有丰富的地方知识,这些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乡村,当然还包括了像地方品种、传统农具等等。

       其次是传统美德。几千年农业文明凝聚而成的传统美德,只有在乡村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比如说尊老爱幼的传统,诚实守信的品质,邻里互助的民风,勤俭持家的传统以及礼仪跟秩序,这些东西也是保存在乡村的。

       第三个方面,是民俗和生活方式,像节日庆典,丰富的民俗习惯,包括红白喜事,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还有更琳琅满目的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民间文艺,像地方、戏曲、杂技、花会、庙会、民族体育、民间传说等等。

       有人说乡村文化的复杂性就像一个高明的雕刻大师精心雕制的一件工艺品,你要不懂千万不要动,一动就会伤害。乡村文化存在什么地方?除了传统的文化还有现代的,乡村文化首先存在村落形态当中,乡村的生活方式更是活态的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有生产方式,比如乡村手工艺,今年一号文件中央专门提出来振兴传统工艺。

       对于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加强重视,下大力进行传承和保护,如果我们把农村这些载体都消灭了,也就消灭了我们的农业文化和传统文化得以存在的基础。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