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 促进川西北牧区农牧民增收脱贫奔康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18年09月27日 11:0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四川省坚持“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按照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思路,以草补政策畜牧业转型发展和草牧业试点项目为载体,创新机制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通过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有力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提质增效。一是发展家庭牧场,推进标准化养殖。阿坝州小金县冯大荣从2011年依托草补政策发展家庭牧场,流转建设草场面积5000亩,建暖棚1200平方米,开展牦牛标准化养殖。牦牛从以前的6岁以上出栏,缩短到现在的3-4岁出栏,既减轻了草地压力,又提高了养殖效益。2017年家庭牧场年纯收入达103万元。目前,全省发展家庭牧场2539户。二是组建现代集体牧场,使贫困户抱团发展。川西北牧区规范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生产要素入股、集体统一经营、用工按劳取酬、收益按股分红的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发展集体牧场(联户牧场)197个。理塘县2017年试点建设集体牧场4个,养殖牦牛1884头,出栏牦牛300头,出售牦牛奶3万公斤,实现收益280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950元。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红原县唐日牦牛养殖合作社,有社员121户,通过建立基地、畜种改良、分区轮牧、冬季补饲的科学饲养模式,转变养殖方式发展牦牛奶产业,采取放牧+舍饲养殖方式,配套人工种草,拓展新型业态发展牧草产业。年实现牧草销售收入30万元、鲜奶及奶制品收入15.7万元等,总收入将达到60万元。目前,全省以优良草畜为基础,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社4163个。四是实行草牧旅结合,促进融合发展。理塘县大河边牧场和毛垭草原10户牧户集中连片打造“牧旅风情园”,建设优质人工草地4000余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积极培育以草原观光、摄影、骑游、放牧、住帐篷、吃藏餐、产品展销为一体的产业园区,2017年各项收入达60万元。

  与此同时,着力改善高寒牧区畜牧业生产设施条件,5年建设牲畜“两棚一圈” 6.46万户、516.8万平方米,牛羊舍饲率23.5%,甘孜、阿坝两州近三年牲畜因灾死亡率平均降为3.3%-3.7%,仅有前十年牲畜因灾死亡率的1/3,年少死牲畜35万头(只匹)以上。牧民牧业机具从无到有,草原牧业机械化率达到2.7%。

  以草补政策畜牧业转型发展和草牧业试点项目带动,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017年川西北牧区牛羊存栏1309万头(只)、比2012年减少111.2万头(只);肉类总产量61.4万吨、奶类总产量27.8万吨,分别比2012年增加12.5%、3.8%;畜牧业产值28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5 %,比2012年增长2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8元,其中来自畜牧业收入3501元、贡献率为31%,比2012年增加6733元、增长14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惠及三州牧民103万户、412万人。草原畜牧业对发展地方经济、农牧民增收脱贫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通过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川西北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7年川西北牧区牲畜超载率9.2%,比2012年降低15个百分点;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4.8%,比2012年提高2.7百分点,初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