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一亩三十万元 不靠颜值靠实力的海肠受宠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18年07月03日 09:2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俗话说沙里淘金,难不成这沙子里还真的有金子?你别说,还真有,这秘密就隐藏在辽宁省大连市看似寻常的沙子里。

  这藏在沙里的宝贝就是海肠,学名单环刺螠,全身呈紫红色或棕红色,是一种长而圆的筒形动物,尾部的肛门有一圈刺,另一头就是它的口端,抗疫性强的它常年生活在海底的泥沙中,主要分布于我国环黄渤海沿岸的山东、辽宁、河北省。

  由于海肠在沙里打洞的习性可以缓解土壤板结,改良海底部分区域贫氧的状况,对赤潮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为此,大连人王永刚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钻研试验,开辟了海肠养殖新道路。

  针对海肠的生活习性,当地人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将海肠投放到海边滩涂区域或以泥沙为底的池塘,在这种没有实施饲料喂养和任何管理措施下生长的海肠与野生品种品质相当。

  另一种工厂化养殖需要投放饵料,日常的饲料主要是海藻的藻粉,加上各种鱼粉贝粉共是十多种成分,平均一个海肠每天需喂食一两料。

  人工养殖海肠水温可控,饵料充足,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雌海肠一年春秋两季出洞,在水中一次可排几百万个卵,从孵化到出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此时的海肠有一两多重,长20厘米,价格四十元一斤。

  目前大连市主要有海滩、池塘、工厂化养殖三种模式,工场化养殖最高亩产达到5000多公斤,每亩地纯利润在三十万元。(CCTV每日农经)

精彩视频看这里》》《每日农经》不靠颜值的海肠受宠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