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卖难”老问题 破解有四策

三农 来源:经济日报 2018年04月10日 09:1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最近记者在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前农民最担心的是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好价,收益没有保障。当前,实现产销有效对接,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期,海南甜玉米滞销、黑龙江大豆卖难等,让农产品卖难现象再次成为热点。造成农产品卖难的原因很复杂,供需失衡是最根本的原因。首先,农民市场意识淡漠,又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引导,当某种农产品卖得好时,大家一哄而上种养这种产品,结果导致该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其次,营销渠道单一、落后,绝大多数农民主要采取坐等经销商上门收购的方式,产销不能有效对接,导致农产品陷入“卖难买贵”的困境,一方面是农民田间地头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是城市居民享受不到丰收带来的便宜优质的农产品。如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十七道沟村生产的黑毛猪品质非常好,因为销售渠道不顺畅一直卖不上好价,而城里人又很难吃到高品质的黑毛猪肉。第三,农业生产和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小农生产农产品规模有限,销售时各自为战,且乱打价格战,最终导致滞销。第四,农产品产地集中,农产品大规模集中上市,由于仓储设施落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等,导致短时间内农产品大量滞销。

  农产品卖难是困扰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直接影响农民脱贫与增收。破解农产品卖难,需要从四方面着力。

  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多数农民对市场缺乏预测,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市场意识,让他们能准确把握农产品供求变化和市场行情,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农业生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其次,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缓解农产品卖难。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难以应对波涛汹涌的大市场冲击。应该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合作社为纽带,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有效对接,促进产销平衡。如贵州省充分发挥供销社作用,要求农民必须加入专业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困境。近年来,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打通了农产品产销衔接之路,让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接起来,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了解农产品产地、生产过程、生产环境,拓宽了农产品与市场接触的广度和深度,带动了农业产业大发展。如浙江遂昌电商带动了红薯干等上百种农特产品的销售;贵州农民通过电商平台,把一些优质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而且,农村电商通过对全国居民农产品消费的大数据分析,将信息共享给广大农业生产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随机性、盲目性,推动农业生产走向标准化、科技化、绿色化和生态化。

  第四,加强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农产品采摘、上市、仓储的时效性强,产销对接对销售渠道、市场容量、市场偏好、运输条件的依赖性强。各地通过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储存和连锁配送等大型综合性多功能物流中心,可调整农产品上市时间、保障农产品均衡上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同时减少损耗、提高质量,从而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但是建设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投资大、见效慢,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改善交通状况、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才能解决物流配送瓶颈问题。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