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兰州红古区:智慧农业“花枝俏”采煤沉陷区变公园

三农 来源:兰州晚报 2018年01月05日 10:4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国甘肃网1月5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见习记者 田玥)废旧物资经过加工处理变废为宝,农民打造“互联网+”智慧农业,采煤沉陷区变身城市公园……这些场景是记者近日跟随红古区“十年转型看变化”大型采访活动看到的。2011年红古区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近年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生态修复治理、接续产业改造提升等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此次活动首先来到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园区内,道路平整宽阔,厂房鳞次栉比。

  据介绍,园区在电解铝、炭素等项目的基础上,近年来引进了总投资38.28亿元的11个重大项目,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有色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构建“城市矿产”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废电线电缆、废家电、报废汽车、废塑料、洁净钢、废橡胶(复原胶)、废纸等分拣加工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积极培育相关联产业的配套发展,积极引进和发展相关产业落地建厂。

  下一步,园区将加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全市乃至全省废旧汽车及其他城市矿产资源回收项目向园区集中,全力打造西北地区统一回收、拆解、加工的大型“城市矿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将园区打造成西北一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带动基地。同时,力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等一批项目早日建成。预计到“十三五”末,园区工业总产值可达到300亿元。

  “互联网+智慧农业”另辟蹊径

  看过了红古区循环经济的厉害,再来看看红古区农业的新发展。近年来,红古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多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智慧农业“互联网+”销售模式,为积极推进红古区农业发展寻找新出路。

  花庄镇农民祁万海的“农迈特”专注于农业众筹项目,他开发的三个手机APP均能实现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祁万海介绍,“农商网”和“农商眼”手机APP主要负责农户的农事操作和农作物的监测与监管;“农迈特开心农场”手机APP是让认筹用户用手机种地,并通过实时画面看到自己购买或认筹的农副产品从播种、生长、采摘、农残检测、包装到配送的全过程。

  祁万海把物联网与互联网应用到现代农业,配合旅游采摘和观光农业。如今已改造智能温室55座,联合20多家涉农企业发展智慧农业、特色种养殖和农家乐,带动周边农户500多人。预计一个温室年均增收万元,合作社年均将增收逾50万元;网上商城年销售额达50万元左右。

  采煤沉陷区开展生态治理

  窑街沉陷区是上世纪50年代起,因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引发地表塌陷造成的。2013年,红古区决定实施窑街沉陷区生态治理工程,彻底治理恢复窑街生态环境。该工程林业投资预算3800万元,规划面积2100亩,其中植树造林1820亩,辅助设施占地280亩,分四期进行。

  “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总投资1260万,绿化1080亩,植树8万多株,修建园路18318平方米,休闲广场14650平方米。”红古区林业局工程师马黎明介绍。一排排树木排列整齐,包围着宽阔干净的广场,广场上安装着健身器械,树林中还“镶嵌”着几条步道。“经过治理,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变身成了城市公园,如今,附近的市民都会来这里散步、锻炼。”马黎明说。

  记者了解到,三期工程规划面积720亩,投资预算1477万元,主要包括土地平整、人工造林,新建林区道路2公里、配套建设彩陶广场等4个特色广场、4个休闲廊亭等工程;四期工程在前三期的基础上继续向北面延伸绿化面积250亩,周边面山绿化面积50亩,预算投资1019.76万元。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