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代表和专家学者热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 来源:新华日报 2017年10月20日 15:5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发十九大代表的热议。与此同时,一群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专家学者,也正在南京围绕乡村振兴话题展开业内探讨。

  新战略鼓舞“百年村庄”梦

  “我来自农村基层,最关心的就是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让我备感振奋。”十九大代表、江阴市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协恩激动地说,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描述,基层干部好操作,老百姓也听得懂,给农村、农民发展指明了方向。他举例说,报告中提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比以往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农村的土地确权问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壮大集体经济”,华西村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现在更有信心朝这个目标去发展。

  吴协恩说,过去五年中,华西村不断探索新型农民培养路径,让老百姓多渠道创收。“到去年为止,华西村人均年收入已超9万元,已经全面实现小康。下一步让农民增收,就是要送知识、送健康。”华西村制定了干部和年轻人培训计划。年轻干部一方面分批分期送到“帮带村”,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另一方面,专门在西藏设立干部教育基地,每年将干部分批带到西藏锻炼。此外,华西村每年都将年轻人送到大专院校甚至国外去学习专业技术,这一批率先成熟起来的职业农民,无疑给乡村后续建设和治理输入了人才“活血”。

  “可持续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吴协恩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几年,华西村环保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1亿元,过去10多年已关闭了9家落后产能企业,腾出空间来发展新产业。下一个五年,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还将加大,“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围绕伟大的‘中国梦’,把华西打造成百年企业、百年村庄,为促进中国农业、中国农村发展,为造福中国农民,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农问题一直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发展描绘了灿烂前景,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十九大代表、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由衷表示。

  “多年经验表明,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西棘荡村以前穷得叮当响。后来我们把沿海一带丰富的废旧渔网资源利用起来,进行尼龙颗粒加工,村子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渔具制造专业村,村里9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这一产业。”钟佰均说,这两年他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绿色转型,改变不环保、隐患多的小作坊生产方式,于去年底在全市率先规划建设农民产业园,建成后不仅产量大增,还将带动周边1100位农民创业就业。

  “正像总书记讲的,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接下来还要依靠有效的治理和乡风文明的塑造,在现代文化生活、养老、就医等方面让村民得到更多保障。”钟佰均坦言。

  振兴乡村,江苏率先实践

  错落的地势、相间的水塘、古朴的水井、缤纷的繁花……十九大召开之际,来自业界的城乡规划研究专家齐聚南京江宁观音殿村,以专业视角和情怀,聚焦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今年6月,江苏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45个村庄进入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方阵,开展乡村振兴。省住建厅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曙平说,江苏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用“一根针”把上面“千条线”有效串联,形成制度合力,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和“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意义重大。他说,“乡村振兴”统揽了之前的“三农”政策,关注到了新时期城乡要素对流的动向,展现了一幅城市和乡村文化共存共荣、相互依赖需求的美好图景。而江苏地处沿海发达地区,城乡联系紧密、要素流动频繁。作为覆盖全省的公共政策,江苏“田园乡村”建设正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率先实践。

  资本+技术+理念,共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资本已经纷纷涌入。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乡村图书馆等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则更关注乡村内生的发展、社会的重构和产业的发展。“我创立了一个词汇——‘生态品’,它是否能跟工业品和农业品一样产生价值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从2014年起,陈雯就扎根句容茅山风景区管委会下属的自然村陈庄,通过3年多的入户交流和社区营造,与村民共同量身定做了一条“自然农法产业全链条”,这让村民赚得盆满钵满,每月收入近万元。同时,农药化肥的大量减用,让当地河流水质逐渐转为三类。

  “进入陈庄村时,大多村民都表达了在原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的期待。所以团队将原本简单的乡村旅游规划转变为包括产业、空间、基础设施、运营方案在内的多规合一的乡村转型发展规划。在我看来,产业策划远大于风貌规划,陈庄不需要太多的社会资本进来,而是要自身学会‘造血’赚钱。”陈雯说。

  乡村振兴,技术的投入与支持也不容忽视。在3年多的水土气生的环境背景调查和持续监测后,中科院支持了乡村小规模供水技术和设备,解决了当地吃水问题,后来又通过相关专业技术,保障了出村水质。躺在实验室久不见天日的科研成果与藏在犄角旮旯的山村碰撞出了火花。

  呼唤新一代乡村主人

  “乡村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罗震东看来,乡村振兴有赖青年返乡,而乡村更需要“乡贤”和“权威”。

  他详解案例——湖北唯一的淘宝村下营村,从2010年开始,最早致富的村书记刘庭洲指导村民在网上销售绿松石,2016年线上销售额达到7000多万元。全村开设淘宝店、微店约500家,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年轻人不断回流。在村书记带领下,村里年轻人很注重诚信、沟通。这些年轻的电商逐渐成为了新的乡贤,逐步进入乡村治理体系,参与众多乡村事务。短短几年,该村从经济至上、野蛮生长的1.0阶段进入产业提升、设施配套的2.0阶段,最终晋升到美丽乡村、多方共治的3.0阶段。类似案例也已在江苏出现。

  罗震东惊叹道,正是像刘庭洲这样对乡村非常热爱,富有创新力和号召力的人才,催生了乡村新的治理模式,“内生型乡贤的生成以及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乡村在大地上可持续发展”。(汪晓霞 杨丽 白雪)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