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劳务协作成了脱贫“金钥匙”

三农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11日 16:4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因为靠近珠三角,湖南省新田县43万人口中有近15万人在外务工,劳务输出是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劳动力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务院扶贫办与人社部在广东、湖南、湖北开展劳务协作试点,新田把开展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水平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抓手。县委书记唐军表示,要利用3年时间,实现全县所有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提高就业水平,通过一人就业带动一户脱贫。

  培训更有针对性

  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开班,田间地头建起实训基地

  过去,新田人外出务工没有岗前培训平台,只能在电子厂、针织厂、制鞋厂从事简单的工作,收入很一般。提高就业水平,必须从技能培训抓起。

  为了了解外出人口最缺什么技术,相关部门花了不少心思。去年春节过后,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刘大军“潜伏”在南下的队伍中,一直跟到了老乡们工作的地方,看看他们在外面都干些什么、过得怎么样,摸清了他们的实际需求。经过多部门通力合作,很快,清远混凝土班、东莞模具设计班、花都家政班等专题培训班轮番登场。去年以来全县培训规模已达8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超过200人。劳动力流动到哪里,新田就把培训延伸到哪里。目前,新田已在广东东莞、广西玉林等外出流动人口聚集地建立起了10多个流动工会和异地职业培训基地。这两年,新田人在外出务工之前,都会主动找到新田设在各地的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学完技能再找工作。

  服务前移的同时重心下沉。近年来,新田还将培训课堂延伸到了田间地头。龙泉镇东升村村支书刘道忠流转周边6500亩土地,创办了秀峰无公害蔬菜基地,产品直接销往粤港澳。为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刘道忠依托产业基地,建成了新型农民培训楼,通过“传帮带”,吸纳600余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此外,吉星家私、龙昶机械、凤神油茶等一大批企业都设立了就业实训基地,劳动力完成实训之后可就地就业,贫困户脱贫有了保障。

  就业更稳定

  外出务工人员先集中、再培训、后就业,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近日,24岁的郑小红手里攥着毕业证,高兴地走出了新田县驻东莞市劳务协作服务中心。与她一起毕业的,还有35个来自新田的老乡。

  郑小红的家在新田县陶岭镇陶市村,父母积劳成疾,已不能承担繁重的劳作,弟弟还在上高中,她一个人挑起了生活重担。前几年郑小红在县城的超市当收银员,月收入不到2000元。今年,村里的扶贫工作队鼓励她到珠三角打拼,县里提供免费培训,人社部门跟一些大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不愁找不到工作。果然,郑小红毕业后就被推荐到了佛山的一家网络公司,超市收银员变成了都市白领,工资待遇翻了番。今年以来,像郑小红一样,又有713个贫困劳动力被输送到广东就业。

  早些年,新田农民外出找工作大多是靠老乡介绍。近几年,新田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沙等地都成立了劳务协作基地,与各地的大企业、大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外出务工人员先集中、再培训、后就业,提高了就业水平,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惠州海格电子有新田籍员工近200人,这些员工原来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在建筑工地打零工,有的长期待业,收入都不稳定,2015年,各个乡镇的劳动事务保障中心把他们集结在一起,经过新田驻东莞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培训后到海格电子上班,月收入实现3000元以上,厂里还包吃包住。

  服务更贴心

  流动党组织“代跑腿”,“智慧工会”成了好帮手

  转移就业后还要服务好。新田把党支部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组织建到了全国各地,新田人在劳务输出集中地都能找到自己的“家”。

  每个季度,新田县驻广州花都流动党委都会开展一次集中服务活动,工商、公安、卫计、民政等部门齐上阵,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各种困难,免去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事的时间和费用,深受他们欢迎。这样的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4年,累计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补办二代身份证2.3万余张,办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1.5万余人,代办驾驶证年审1200人次,帮助近千名在外务工人员依法追讨拖欠工资1200余万元。

  为更好地服务就业人员,新田县把“互联网+”融入劳务协作就业扶贫,建立了“智慧工会”工作平台。大坪塘镇白杜村的张喜军是货车司机,去年,他在“智慧工会”上录入了个人信息,如有企业发布与他相匹配的用工信息,手机就会自动提醒,省去了到处跑路找活的麻烦。除了找工作,张喜军还可以在“智慧工会”上学政策、看新闻、交党费、维权益,“智慧工会”成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好帮手。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