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农业部:耕地轮作要以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9月08日 17:3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9月8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情况,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开展耕地轮作试点是一个制度化的探索,要以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目标是要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广应用。重点从四个方面来加以完善。

  第一,在技术模式上要争取新的突破。重点把握两点:一是注重生产与生态相衔接。轮作休耕的区域大多是资源约束瓶颈、生态保护压力比较大的地区,干旱缺水、土壤沙化、面源污染问题也很突出。农业部提出要以土壤改良、地理培肥、污染修复为重点。比如在东北冷凉地区,要建立玉米、大豆、杂粮、饲草等轮作倒茬的种植模式,在地下水漏斗区,要建立“一季雨养、一季休耕”的单季高产高效模式。在重金属的污染区和生态退化区要建立控害养地培肥模式。二是注重区域与作物相搭配。轮作休耕区的区域涉及到东北、西北,包括华北、西南等区域,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很大。生态类型也很多样,要注重生态的多样性。在品种的组合上,选择豆科(大豆),还有茄科(马铃薯)和禾本科(玉米)等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病虫发生不一的作物进行搭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第二,服务机制上取得突破。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探索“程序化”的管理,农业部提出“三个一”,一套方案,压实责任。就是由国家制定轮作休耕的具体方案,由试点省份组织实施,以县为单位具体落实。一家牵头、多方协作,国家层面由农业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发改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实施,省市县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开展会商,协同抓好落实。一定三年,滚动实施。轮作休耕的地块,是一定3年,相对固定,定点跟踪实施效果。另一个是,要探索“菜单式”的指导,农业部提出三种方式,套餐式服务,制定不同品种搭配,不同茬口衔接的轮作休耕模式套餐。定制式服务,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因需施策,对症开方,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指尖上服务,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手段,把技术要求发送给农户。

  第三,在政策框架上要取得突破。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补助标准要合理。要以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合理测算轮作休耕的补助标准。这一块注意两点,作物间收益的平衡,就是根据不同的作物的种植收益变化,对轮作的补助标准进行科学测算,让不同作物收益基本相当。比如在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轮作,基本上是按照1:3的效益平衡点来测算,确定粮改豆的补助标准大体是150块钱。地区间收益的平衡,综合考虑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市场价格的因素,特别是要考虑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收入差异,合理测算休耕补助的标准。对承担休耕任务的农户原有作物种植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给予必要补助,休耕一季补助500块钱,农民的基本收入是有保障的。另一个是,补助对象要精准。一是开展轮作休耕都要签订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二是资金要补给生产者,通过因为当前一些地方,轮作包括土地承包比例也越来越高。补助资金一定加强政策宣传、明确协议内容的方式,将补助资金发给实际生产经营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提高补助的精准性。第四,监管方式取得突破。重点考虑两方面:一是过程监管数字化,采用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验证,跟踪监测轮作区的种植变化,包括休耕作物的面积变化,轮到哪里、休到哪里,轮多少、休多少一目了然。同时,推进成效监管数字化,耕地轮作休耕的目标是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部制定了《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方案》,科学布置监测网点,长期定点跟踪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变化。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