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黄茜斌:蝇虫空鼓噪杨梅自逍遥

三农 来源:农民日报 2017年08月17日 10:0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风雨虫蝇空聚啸,轻衫羽盖即征袍。”这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黄茜斌为罗幔杨梅技术撰写的诗章。他在基层农技推广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在黄岩区平原或山地的果园里,人们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通过多年详实的调研、潜心的探索,他终于在杨梅丰产与果品安全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一顶小小的防虫网帐为杨梅的食用安全撑起一片美丽的蓝天。

  杨梅是黄岩区乃至浙江省的重要水果品种,全省杨梅栽培面积达120多万亩。但杨梅果实非常娇嫩,很容易因风雨侵蚀、病虫危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杨梅采摘逢梅雨,十有六七空欢喜。”这是梅农发自肺腑的感慨。深知杨梅生产实情和梅农辛苦的黄茜斌把保障杨梅的食用安全与果农增收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6年,黄茜斌开展了杨梅果蝇田间诱杀试验,基本摸清了黄岩杨梅果蝇的发生规律和消长动态。2008年,他又进行了杨梅树冠喷药、地面喷药防治果蝇药剂筛选试验,但防控效果不理想。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脑海:在杨梅果蝇入园之前,即杨梅采收前40天,用防虫网帐将杨梅像婴儿一样保护起来,不再被虫子叮咬,也不再使用杀虫剂,杨梅幼果也许能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里健康成长。

  2010年下半年,黄茜斌带领同事们与杨梅种植大户一起探讨杨梅网帐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制定试验方案,设计单株棚架和杨梅网帐,将其命名为“杨梅罗幔栽培技术”和“罗幔杨梅”。2011年,全区8个主产乡镇进行600株杨梅罗幔试验示范。在试验期间的5月上旬至7月中旬,黄茜斌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天天穿梭于各个基地,收集、记录各项数据,观察各种气象因素对杨梅果实生长的影响,并与梅农一起分析试验的进展得失与相应的对策。当年的罗幔杨梅增产30%以上,因为果实无虫(蝇蛆),所以口感纯正、果香清冽、味道鲜美,市场销售价格比普通露地杨梅高出30%,试验区果农收益大增。

  梅农实施罗幔栽培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仅2012年全区就新增6000多株罗幔杨梅。黄岩罗幔杨梅在省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被评为“台州市十大精品杨梅”以及“浙江省农业吉尼斯最甜杨梅第二名”。兴奋之余,老黄赋诗一首:“未教残毒染丝毫,轻掠三关摘锦标;一任蝇虫齐鼓噪,防虫网护独逍遥。”2013年,杨梅罗幔栽培规模达到两万株,但当年6月下旬的连续阴雨使部分产区的杨梅颗粒无收,不少梅农对罗幔技术的信心有所动摇。为了减轻雨水对杨梅的影响,老黄与果农金从宝、陈守生等人在2014年进行了杨梅“罗幔+覆膜避雨”试验,即防虫网帐上再覆盖避雨膜或防雨布,在降雨总量和日均降雨量超过2013年的情况下,“罗幔避雨”试验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罗幔避雨”栽培全面推广,更趋成熟的技术使杨梅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6月9日-28日连续20天大范围的降雨,导致全省大量的杨梅果实脱落、腐烂,绝收的果园比比皆是,但罗幔杨梅果实完好率达70%以上。由于市场对罗幔杨梅品质的认同和价格的上涨,许多黄岩梅农的收入甚至超过杨梅采收期天气最好的2016年。“罗幔避雨”技术经受住了考验。据黄岩区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区杨梅罗幔栽培6万余株,灾害后收获产量200多万斤,仅“罗幔避雨”技术就为黄岩梅农增收1500万元以上。

  辛勤的耕耘终于获得丰硕的成果。今年,浙江的临海、三门、青田和福建、重庆等省市也相继开展了罗幔杨梅生产。提起这些,黄茜斌黝黑的脸上溢满欢笑。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