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健康小杂粮绿色循环路

三农 来源:农民日报 2017年08月08日 09:0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编者按:眼下,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深度贫困区的脱贫工作难度加大。在各地依托合作社实现精准扶贫的经验中,找准产业是关键。很多贫困村地处山区,发展产业需要因地制宜,兼顾生态保护。这也是桐寨村选择脱贫产业时首先面临的困扰。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贫困村是如何在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选准产业,找准路子,帮助农民脱贫的?请看记者从陕西发回的报道——

  本报记者胡明宝

  陕西吴起县五谷城镇桐寨村地处白于山区腹地,属于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自1998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人均只剩两亩口粮田,由于土壤贫瘠、干旱缺水,连年广种薄收。如何在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之间找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一直困扰着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贫困村。

  “好不容易走上的退耕还林之路决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倒退。”这是桐寨村村支书张彦财和两委班子成员达成的共识。“要想发展产业必须把大家组织起来。”在张彦财的引领下,桐寨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成立了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和户养生猪专业合作社,实行“种养并举,循环发展”的路子,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1、产业精准 瞄准健康食品消费加工增值效益高

  7月14日,在桐寨村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小杂粮加工采取传统石碾石磨与现代新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改变了原有粗放落后的加工模式,提高了产品产出率。今年截至目前,该合作社的“肥土地”牌小杂粮已销售一空。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健康,我们的小杂粮是绿色无公害产品,正符合人们消费的需求。”小杂粮种植户张炳琦说。

  据合作社理事长张彦财介绍,合作社采取订单种植,按照订单种植协议,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定期不定期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去年一年累计开展杂粮种植实用技能培训8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种植的科技含量,促进增产丰收。

  “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农肥施种、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田间管理,合作社社员种植出来的杂粮不仅品相好、口感佳,而且健康、安全,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很多消费者都成了回头客,产品不仅进入周边县城的超市货架,还销往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张彦财说。

  由于加工厂效益好,为增强村民发展小杂粮产业积极性,合作社实行每市斤高出市场价0.5元的保护价长期收购,在市场价的基础上亩均增收240元,彻底解决了因市场价格波动对种植户造成的影响,消除了种植户发展杂粮产业的后顾之忧。

  另外,合作社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深挖原粮加工后的副产品价值,开发了荞麦皮枕头、配方饲料等后续产品,提高了杂粮产业附加值,将更多的产业利润留给农民,增加农民收入。

  截至目前,桐寨村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社员580户,产值700万元,不仅带动本村村民增收,还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2、模式精准 杂粮和土猪种养结合生态环保又增收

  为扩大村民收入来源,桐寨村在搞好小杂粮种植的同时,不断发展养殖业,并成立了户养生猪专业合作社。“目前,桐寨村已形成了生猪养殖为小杂粮种植提供肥料、玉米杂粮为生猪养殖提供饲料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张彦财说。

  为了规避生猪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桐寨村主要进行土猪的养殖,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定点屠宰销售,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养殖户效益。由于土猪生长周期长,以五谷杂粮喂养,不添加任何合成饲料,所以市场价格要比普通猪肉价格高,每头猪利润在2000元左右。

  “施用了农家肥的小杂粮生长茂盛,既提高了品质,又增加产量。”张彦财告诉记者,合作社对养殖户的粪肥优先全部收购,就一户养殖规模为10头的农户来说,仅农家粪肥出售这一项可实现家庭增收2000元。

  桐寨村村民刘元富既是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社员,也是户养生猪专业合作社社员。2016年,刘元富种植小杂粮23亩,玉米10亩,饲养生猪23头,其中小杂粮按照每斤1.8元(市场价每斤1.3-1.4元)由合作社收购,实现种植收入3.3万元,10亩玉米做了生猪养殖饲料,出栏16头生猪实现养殖收入3.2万元。

  按照“种养并举、绿色循环、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思路,桐寨村全村170户村民中,有142户从事种植养殖,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1301元。

  3、帮扶精准 因户施策开辟多种增收渠道

  张彦财介绍,目前桐寨村还有未脱贫户13户、巩固提高户18户,村里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因户施策,通过入股合作社、劳务等方式,让大多数农民都能享受合作社带来的好处。

  合作社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优良杂粮种子,新品种的使用可实现亩均增产50公斤,增收300元。今年65岁的桐寨村贫困户张步存自从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发展起了优质小杂粮种植。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全家人一年的收入还不到5000元,去年入了合作社后,仅种植小杂粮就收入1万多元。”

  目前全村贫困户户均种植小杂粮10亩以上,仅小杂粮这一项可实现户均收入1.2万元。合作社小杂粮加工厂优先安排贫困户打工,目前长期雇佣5名贫困农民、临时雇佣20名贫困农民在加工厂务工,劳务收入可实现人均年增收1.8万元。

  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外出农户将耕地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在外务工贫困户的闲置土地以每亩每年100元流转给合作社进行管理经营,达到了贫困户增收、合作社盈利的双赢效果。此外,合作社在流转经营的种植基地内长期雇佣贫困农户4人,劳务费人均年收入2.4万元,临时雇佣贫困农户400人次,人均可增收4600元。

  因交通事故导致左腿残疾的贫困户徐怀贵由于不能种植小杂粮,在合作社带动下养起了土猪,2016年收入2万元。今年,在吴起县产业政策支持下,又建起了90平米的猪舍,扩大了生猪养殖规模,预计今年年收入可实现6万元,实现稳步脱贫。

  “特色小杂粮种植和土猪养殖不仅市场广阔,而且是绿色循环农业,很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青睐,我们依靠绿色种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可行!”张彦财满怀信心的说。

  桐寨村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合作社社员采收成熟的谷子。 樊燚成摄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