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跟着党员走 脱贫有奔头

三农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7月21日 08:4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核心阅读

  河南信阳近年来严抓基层党建,创新考核机制,增强村级党组织服务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脱贫进程明显加快。如何对乡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落实情况进行量化?如何进一步发挥村级党组织活力,培养致富能手,增强脱贫攻坚实效?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7月15日一大早,河南信阳市光山县北向店乡党委书记王照锋就带着乡党建工作人员,来到该乡曹畈村“中原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问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中遇到的问题。

  曹畈村“两委”班子6人,人人领办了不同种类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支书吴桂存带头创办的养殖合作社,让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带动近40户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信阳坚持选准用好村级组织带头人,着眼于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已培养选拔“三有三带”村党组织书记102人,337个贫困村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93名。为调动村干部服务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市里每年还专项列支1000万元对村干部进行奖补。

  在信阳,这只是乡镇党委抓党建促脱贫的一个缩影。

  将乡镇党委抓党建促脱贫的落实情况纳入台账管理并进行交叉检查评比

  “作为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这本‘账’实时记录乡镇党委书记夯实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落实情况。有任何一项任务落实不力,我就无法向上级党组织交‘账’。”7月16日,浉河区董家河镇党委书记范正清拿着《基层党建工作记实手册》对记者说。

  这本手册把乡镇党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细化、量化、条目化,是乡镇党委书记平时履行政治责任、抓好党建工作的记实册。

  据信阳市委组织部长赵建玲介绍,手册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党建工作职责情况进行记实考察、痕迹管理。为强化跟踪督查,他们还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考核评价,并公开结果。与此同时,推行以建账、晒账、查账、销账、交账为主要内容的“五账工作法”,把全市乡镇党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台账管理,由县区党委组织部每半年组织乡镇党委进行交叉检查评比,互相打分综合排名,年终考评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作为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为严格乡镇党建责任,信阳坚持保持全市7个贫困县、68个重点贫困乡镇党政正职稳定,并在全市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工作人员,明确乡镇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抓党建,乡镇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除包村、驻村外,不再分管协管其他工作。

  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务工人才回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在光山县仙居乡张湾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胡定强,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在老胡的带领下,村里将全村土地成功流转,成立了两个50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带动贫困户脱贫。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信阳市增强村级党组织服务脱贫攻坚“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在用好6700多万元省级扶持资金、抓好45个省级试点村的基础上,信阳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7亿元,在全市选取331个村作为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整合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力量,将扶贫项目和资金向试点村倾斜,支持村集体发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经济实体。

  “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就没钱为群众办实事,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光山县孙铁铺镇江湾村党总支书记江世学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先后成立了土地信用合作社、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盘活土地资源,规模化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农业机械化对外服务,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金融贷款服务,走出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仅去年村集体年收入就超过50万元,带动254户11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信阳市还借助“金桥工程”的“输血”功能,发挥358个外建党组织在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和项目回乡。2016年,全市共选配126名外出务工成功的党员回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楼畈村是浉河区董家河镇建档立卡贫困村,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在脱贫攻坚路上走得颇为艰难。楼畈村党支部的3个委员,先期垫资100万元,支持村里开办了众诚种植合作社,建设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式农业,多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脱贫进程明显加快。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党组织,组织部门、农业部门派员挂职推动党建工作

  去年,平桥区洋河镇苏双楼村毛畈组农民张纪贵在村党支部的扶持下,流转田地130亩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做起农业“大买卖”。当年张纪贵就尝到了甜头,除掉成本净收入近10万元。在镇党委和村支部的指导下,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张纪贵感慨地说:“党的扶贫政策就是好,始终跟党走,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有机水稻种植,不打药不施化肥,没有连片种植根本行不通。”新县吴陈河镇茅屋冲家庭农场负责人岑新顺指着山下的稻田告诉记者。该镇按照“资源共享、支部联建、产业互融、服务一体、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联合阳土墩、章墩、杜洼3个贫困村建立了脱贫攻坚综合示范区,岑新顺在示范区内3个村流转5000多亩土地,建起家庭农场,当起了职业农民。如今,农场党支部采取“农场+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辐射示范区及周边朱洼、罗寺等5个村,吸纳1083人脱贫致富。

  新县沙窝镇朴店村党支部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党总支确立共建关系,帮助朴店村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培育种养殖大户,还办起了农民党校。目前,新发展种养大户20余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新增就业岗位50多个。

  “坚持党建引领,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步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增强脱贫攻坚实效。”信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谢焕格介绍说。

  信阳以贫困村党组织为核心,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党组织,把政治立场坚定、致富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育为党组织书记。同时,县区组织部门、农业部门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挂职锻炼,指导推动党建工作。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让“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产业园区+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市的贫困村落地生根,带动了信阳老区贫困人口稳步脱贫。

  截至目前,信阳在32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成立了党组织,带动建立50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区100多个,辐射带动贫困户1万多户。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