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权篇】白山小学:唤醒民族文化 助推精准脱贫

三农 来源:国际在线 2017年07月20日 09:5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邢盛妍):余海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白山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学校所在的昭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距离桂林二百多公里。白山村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精准扶贫”的对口帮扶对象,白山村小学共有6个年级和9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至少教授两门科目。余老师负责的二年级共有34个孩子,大部分来自壮族。

  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讲,要想参加在城里举办的民族文化活动显得遥不可及。余老师说,她有个愿望,就是带着孩子们到城里转转,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然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想领他们走出村落,实属不易。为了帮助白山小学走出困境,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党员志愿者们经常到白山村开展“民族文化课堂”活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此外,还会给白山小学每个孩子带去练习本、书包等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

  7月2日,博物馆的党员志愿者们在大雨中来到白山小学,给同学们讲述了花婆崇拜的故事,教大家画精美的壮族花背带。作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广西民族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的马鋆介绍说:“考虑到二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就做了一个演示加体验的课程。孩子们通过观察花背带上面的图案、元素和色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花背带。效果还是不错的,小朋友都挺喜欢。以后我们还计划进行展览和画册的出版工作。以上只是我们未成年人教育计划的一小部分。”

  志愿者们向孩子们示范了背娃娃的过程,孩子们知道了这就是小时候爸爸妈妈背自己的那种背带。村里的孩子都很害羞,尽管觉得好玩,也没人有胆量上去试背。余老师说:“村里只有语文、数学、体育和音乐课,美术课是简单的绘画课程,音乐只是教他们唱一些儿歌而已。所以我很支持这类活动,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还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孩子们现在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他们很感兴趣,都还想跟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

  据马鋆介绍,博物馆每年都在白山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希望孩子们能了解民族文化习俗,唤醒本民族的文化记忆。她说:“有一些平时在馆里做的临时展览,在南宁本地的小朋友可以到博物馆里面来参观,但是在偏远山村的小朋友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今年年初,我们就把展览的内容带到了白山村里面去。”

  余老师介绍说,班里有一个孩子身患残疾,要带助听器才能与人正常沟通。最令他期待的就是博物馆志愿者们来教授的美术课。余老师说:“我们这里的老师都是兼着上课的,也没人专业学习过画画。每次博物馆的人带来了一些美观的画作,孩子们都特别地喜欢。那天画的画,他们都很宝贝的,因为下了大雨,他们都把画收在衣服里面拿回去的,担心淋湿了那幅画。”

  当孩子们拿到博物馆赠送的装有笔袋和画笔的书包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民族文化课堂”活动不仅增加了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同时也真正地惠及到每位同学的学习生活。

  白山小学对博物馆开展的“民族文化课堂”非常重视,副校长黄新绍表示,同学们不仅学习体验到了来源于本民族的有趣的文化项目,也在文明礼貌和社交礼仪方面有了长进,可以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历练。黄副校长说:“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我们山里面的农村学校来说非常有益。第一,我们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每次来都会给带来学习用品,学生们都十分感激。第二,他们会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讲课。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太大了,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很高,还期盼着他们下次再来。”

  在国家“精准扶贫”号召下,广西民族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除在对口帮扶对象白山小学开展“民族文化讲堂”活动外,还与广西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联合,以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为主题,开展“五彩八桂”民族文化知识讲堂,给山区的孩子们普及十二世居民族的文化习俗。在特定的节日或大型活动期间,民族文化还会以文艺活动的形式,跟随着博物馆志愿者的脚步走进偏远山区。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