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山水贵州走出生态扶贫新路

三农 来源:农民日报 2017年06月16日 13:4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形势恶化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面临的两大困局,也是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极为关注的重要内容。能否将对这二者的治理结合起来,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得益彰,是近年来我国很多欠发达省份思索的问题。

  5年减贫776.8万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等成效显著,凝聚起一股奋力撕掉贫困标签的精气神,生态建设让大地披绿、河流长清……盛夏时节,记者走进贵州的贫困山区,试图解析山水贵州的生态扶贫理念。

  生态扶贫初心不改

  据传,明初刘伯温有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千百年来,贵州的万重山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莽莽大山风光无限好,恨的是千山万水阻断了贵州的发展之路。

  贵州人总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5.2%,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贵州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开放发展区位劣势显而易见。

  贵州省是武陵山、乌蒙山和滇桂黔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大扶贫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全省仍有372.2万贫困人口。

  同时,贵州也是全国生态文明省级试验区之一,承担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创新试验的重任。

  地理环境封闭,生态脆弱,物质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多……作为一个经济起点低、脱贫任务重的省份,贵州拿什么来实现经济上的后发赶超?

  虽然发展经济“先天不足”,但换个角度看,崇山峻岭、千沟万壑的自然阻隔保留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生态是贵州叫得响的品牌与名片。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了贵州的初心。于是,思路清晰的贵州省选择了一条生态路径: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制度创新保驾护航

  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往往是一对矛盾,在贵州,这种矛盾更为突出。既要为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又要脱贫攻坚发展经济,贵州该何去何从?

  对此,贵州主要领导表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更不能走‘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的歪路。”

  多年来,贵州坚守生态底线,厚植生态基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贵州的脚步越走越坚实,可分享的绿色红利不断积累,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贵州率先出台首部省级、市级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8个方面45项具体改革举措,搭好了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四梁八柱”;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等;编制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绿色发展等8个方面的制度创新试验……这些制度创新成果,是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的最基本生态红利。

  最新数据显示,贵州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发布了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以及数字经济、旅游经济、绿色经济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工程项目共1311个、总投资1.57万亿元,绿色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实施;同时通过实施绿色农产品“泉涌”行动,向市场提供更多绿色有机无公害农副产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优化绿色产品供给,贵州发展的绿色化程度不断提升,贫困群众借助绿色经济发展增加了收入,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

  围绕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底线,贵州省制定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深入开展环保督察巡查、环保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2016年,贵州省森林覆盖率已达52%,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6.6%,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0.5%和87.3%。环境质量的改善,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

  去年,贵州省通过了《关于设立“贵州生态日”的决定》,决定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

  这些举措和创新,让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让贵州进入到绿色红利共享时期。“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文明发展成果逐渐呈现。

  减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双赢”

  要生态也要发展,这是检验贵州绿色发展的唯一标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响亮的口号在贵州成为了现实。贵州以实践证明了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进而催生出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的经济转型,贵州不仅把“慢”的矛盾解决了,而且把“好”的文章做足了,转出了贵州绿色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高度,真正实现了生态的“鱼”和发展的“熊掌”可以兼得。

  在大扶贫上,贵州省深入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落实“1+10”配套文件,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形成了“一届接着一届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探索了“摘帽不摘政策”“三变”“四看法”等改革措施,形成了可信可行、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创造了全国扶贫开发的“省级样板”。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贵州省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下降到372.2万人,共减少776.8万人,贵州已有22个县主动退出贫困县系列,这是贵州扶贫攻坚的成绩单。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贵定县腰箩滩寨村民岑光宗昔日砍树烧炭一贫如洗,今朝拆屋复垦种致富林。贵州省提出,到2020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全部迁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发挥扶贫和生态两个功能,对贫困人口比例高、生存条件恶劣的自然寨和村民组实施整村(组)搬迁,对零散分布的贫困户实施插花搬迁,对没有搬迁意愿的少数贫困户,探索以生态补偿方式让有劳动能力的就地转化为生态保护工人。

  产业扶贫风生水起,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良好的生态奠定了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基础,贵州现已认证无公害产品超过2300个、产地超过4700个、面积超过2000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种植面积近400万亩,有机农产品370个、种植面积超过70万亩,有机农产品认证居全国第二,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超过180个。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介绍,“十二五”以来,贵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产业项目约100亿元,实施到村到户项目4万多个,实现总产值813亿元,基本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农旅一体化的“六盘水经验”,产业扶贫与生态建设结合的“晴隆模式”,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长顺做法”,成为贵州生态产业扶贫的代表。

  如今,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彩画卷正在贵州大地徐徐展开。在贵阳,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向全世界传播;在毕节试验区,一个个曾经“不适宜人居住”的村寨建成了美丽乡村;在铜仁和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相互交融,成为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在黔南和遵义,以湄潭翠芽和都匀毛尖为代表,打响了贵州绿茶的地域品牌……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绿色富省、生态惠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贵州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越筑越牢。(记者肖克刘久锋)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