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家国栋梁 朱有勇:最喜欢“农民教授”的称号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6月15日 10:5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我国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大半生和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而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今年4月对于普洱澜沧县蒿枝坝村的拉祜族村民来说收获满满:这个村30多户村民种植了半年的冬季马铃薯迎来了大丰收,亩产近3吨,刨去成本,每亩收入超过两万元。

  蒿枝坝村村民说,朱教授他们来教我们技术,手把手教播种、种植,怎么样管理,一步一步教,现在产量高了。

  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被村民们赞不绝口的能人就是朱有勇和他的团队。

  朱有勇,1955年出生在云南红河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高中毕业后下乡到农村当知青。1977年恢复高考,他考入了云南农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跟农民和农村有个天然的有机的结合,知道农民想要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应该去研究什么,所以就容易做与农民息息相关,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科学问题。

  “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考研究生时的这道题,给了朱有勇很大启发,也开启了他未来的研究方向。

  面对这一世界难题,各国科学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培育出能抗多种病害的新品种上,但朱有勇另辟蹊径,首次提出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来控制病虫害。

  朱有勇说,物种之间都是相克相生的,我们就找一个它们之间的相互规律,合理地去配置它,在一块田里用多个品种,组成品种多样化的生产环节 让它少用农药,又要高产、又要优质、又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发展。

  朱有勇的思路主要借鉴的是我国几千年的田间套作的传统方式,然而那会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正是热门、主流,他的想法并不被大家看好。

  朱有勇说,当时申请项目申请不到认可度很少,这也是一个正常情况,一个科学思路开始提出来,就靠自己坚持,不是靠领导说,也不是靠这个任务压,主要是有兴趣,所以没有一分钱,没有什么条件,我都会坚持去做,就是自己去田里面去做去找答案。

  这一坚持就是10多年,期间,他经常吃住在田地,从田间小区试验到万亩放大试验,近千次的试验研究,朱有勇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径,该技术能将稻瘟病的发病率平均控制在5%以下,减少农药施用量60%以上,亩增产优质稻42-74公斤。2000年,这一重大科研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引起全球关注。为了能把这些复杂的机理简单化,让老百姓易懂,他们还编写了十二字的顺口溜:天拉长、地拉宽、站好队、换好位。

朱有勇的学生

  朱有勇的学生

  朱有勇的学生说,他从来没有放弃把这些理论,开发成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创造价值,这是我觉得我最感动的,也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的。

  如今,朱有勇的一系列新技术已经在国内外推广应用2亿多亩,他也荣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朱有勇出名了,很多单位、公司都来高新聘请,都被他拒绝了。多年来,别人眼中田间地头、风吹日晒的辛苦却是他最大的乐趣,农民兄弟一声“农民教授”,是他最喜爱的称呼。

  朱有勇说,做院士也好做教授也好,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农民,就是会种庄稼的农民。大家都叫农民教授,我倒觉得挺好的,做教授还能跟农民结合起来,解决农业上的问题,还能跟我们农民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我觉得挺幸福的一个事情。

  离不开田地的朱有勇每年都要下乡几十次,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他最喜欢问农民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先后解决了马铃薯病害、三七连作障碍等难题,为了让农民真正掌握这些技术,朱有勇还在田间地头开展了样板地示范、现场会讲解等活动。

  朱有勇说,我们的科研成果开花结果在千家万户农民家里面,比拿多高的奖金,发什么文章,给多少钱都还高兴,那是从心底里面出来的一种就是人追求的一种兴奋点。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他选择到距昆明近600公里的澜沧县科技扶贫。在他看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做贡献,是每一位知识分子的追求。

  朱有勇说,他们不应该受穷的,关键的问题在哪儿,是我们很多农民没有技术,知识分子你应该走下去,把你的成果用到老百姓的家里面去,用到老百姓的土地上去,不能只追求你自己的东西,能让社会产生财富,让老百姓致富,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