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从“救命薯”到“致富薯”

三农 来源:农民日报 2017年06月06日 09:1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

  山高坡陡,海拔高,气候冷凉,是人们对地处黔西北的毕节市自然气候的总体印象,也正因为如此,过去人们总是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来形容毕节,高寒、贫穷落后几乎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毕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在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稳步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使山区迅速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

  在诸多产业中,马铃薯产业正是该市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和自然气候特点培育的五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毕节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马铃薯在清代前期传入境内,并作为蔬菜食用。上世纪,毕节发展马铃薯主要是为了粮食生产和解决温饱问题,产业特征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以来,毕节高度重视马铃薯生产,出台了《关于推进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将马铃薯作为“5个100亿元”工程来抓。近年来,又将马铃薯作为农业六大板块经济之一,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和产业示范园区,毕节马铃薯产业正在走上从注重规模向规模效益并重转变的发展之路。

  做大做强树立领先优势。针对马铃薯产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能力,毕节市迅速扩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规模,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同时,毕节增加投入,在毕节泰丰、威宁泰丰、中农发集团建设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将脱毒微型种薯的生产能力提高到1亿粒以上;在威宁、赫章等海拔高、气候冷凉的县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2013年,毕节市在威宁自治县创建的威宁脱毒马铃薯产业示范园区,经过几年发展,园区已具备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研发、新品种选育、优质品种展示、生产、加工、科普教育及高新技术示范、休闲旅游等功能。园区现有经营主体36家,其中企业10家、合作社26家。

  良种选育步伐加快,繁育体系建立健全。加强新品种选育,经过多年的发展,毕节已经形成了以毕节市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和威宁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为主的马铃薯育种、栽培科研体系,为脱毒种薯扩繁体系建设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2016年,全市共生产原原种7500万粒;扩繁原种1.71万亩,原种产量2.52万吨。2016年1月,毕节引进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入驻威宁脱毒马铃薯产业示范园区,计划总投资25亿元,高标准建设现代化马铃薯组培中心、微型薯生产基地、原种扩繁基地、马铃薯加工厂、物流服务中心。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