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龙船划开脱贫路

三农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31日 09:0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贵州铜仁“碧江龙舟赛” 光明图片

  【我们的端午·寻访体验式民俗】

  5月30日清晨,武陵山上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明边城的鼓楼上,锦江上已经锣鼓喧天、百舸待发。还不到6点,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响龙塘易地扶贫安置点的邓文平、朱亚飞、田亚军就跟队友登上了龙舟,他们都是今年3月刚从铜仁市沿河县的一口刀村搬迁到碧江区的。“以前在村里也比过龙舟,可这么大的船、四五十人一起划,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尽管赛前已经训练了近一个月,但到了比赛的日子,朱亚飞还是难掩激动。

  铜仁市碧江区山环水抱,锦江汇流,自古就是武陵山区的中心之一。入得城来,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铜仁碧江因水而兴,下洞庭,入长江,古时,“舟楫往返,商贾云集”,盛极一时。因此,水上行舟,运输、捕鱼等与水有关的活动也就成了这里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垂钓、游泳、跳水、龙舟、漂流、独竹漂等都是铜仁人的爱好和乐趣。碧江区的龙舟竞渡俗称“划龙船”,据记载起源于春秋时期,可见在纪念屈原之前,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已经有了类似风俗。到了元代,更有渔人轻舟蓑笠,“于浩淼江天之上,烟雨苍茫之时,扬竿击水,往复争先”。至明清时期,赛龙舟已经在铜仁城乡十分兴盛。

  灵秀的锦江水赋予了碧江区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渔文化、龙舟文化,龙舟竞渡就是其中最悠久、最丰富、最具特色的习俗。这里有句俗话叫“端午不下,犁耙高挂”,意思是如果端午不下雨,今年就会遇旱灾。因而,农民完成了一年的春耕春种,就开始忙着向司雨的“神龙”祈福。端午时节,村村寨寨的人们杀猪宰鸭,沿着锦江开展祭祀活动,就是为了能引起“神龙”的注意,让“神龙”知道百姓的心愿,按时节降雨。农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每个村寨家家户户按人头凑份子,把雪藏了一年的宝贝龙船“请”出来用,用桐油精心刷上几遍,然后披红挂彩,再挑选村里身强力壮的后生在河里来回划着龙船,齐声吼叫,唤龙降雨。伴着龙舟竞渡,人们还扔下活鸭子和美味的腊肉、豆腐、糯米做的粽子,盐菜、酸辣肉馅的蒿菜粑来“诱龙出水”,意在请出水里的“神龙”来到人间接受村民的供奉,保佑风调雨顺。到了端午的正日子,碧江万人空巷、齐聚江畔,水中龙船争先,岸上摇旗呐喊,场面十分壮观。

  如今,“碧江龙舟赛”不仅仅是铜仁市打得最响亮的文化旅游休闲品牌,在贵州省乃至全国都已成为重要的龙舟赛事之一。据介绍,这项活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一个龙舟竞技项目,每年都会有来自广东、重庆、浙江、江苏、湖南、四川、贵州等多支队伍汇聚锦江展开角逐。从仅有男子参与到有了女子龙舟队,从传统龙舟比赛到国际标准龙舟比赛,最近几年更发展成了国际性的龙舟赛事。

  今年最让大家惊喜的是,赛龙舟有了新队员。从铜仁市各县的贫困村寨易地扶贫搬到城区的群众也踊跃报名参赛。邓文平、朱亚飞、田亚军3人都是三十出头,以前就生活在“苦甲铜仁”的一口刀村,那里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全靠外出打工,但老人孩子都需要有个稳定的居所,这也曾难倒了3个汉子。在2017贵州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中,像他们3人这样的贫困群众,纷纷搬出了大山,搬进了城市,不花一分钱住进了现代化公寓,安居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村里还有些乡亲不愿意搬出来,因为害怕到了城里没有生计。”邓文平说,其实现在城里工作机会很多,只要肯干,不愁没活。“今年我们3个主动报名参加龙舟赛,但因为安置点的青壮年还不够组队,一时犯了难。碧江区大坳村的龙舟队二话不说,主动邀请我们加入。”朱亚飞抢着说:“我们没划过大船,他们就手把手教我们。”站在一旁的田亚军高兴地说:“还帮我们介绍活路(方言,即工作)哩!”“众人划桨开大船”,扶贫攻坚也像划龙舟一样,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打开脱贫致富的新路。

   (本报记者 吕慎)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