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金记者驻村扶贫·花絮】贫困村“一亩地包菜能卖3600元”夸张吗?

三农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7年05月24日 09:4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编者按:本月初,经济日报社派出8位记者分赴8个贫困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第一时间发回的“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在中国经济网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一篇篇日记从何诞生?记者们在村中的生活究竟怎样?“金记者驻村扶贫·花絮”为您揭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没想到,自己蹲点贫困村的一则报道遭遇网友质疑。

  “在湖北省坎子山村贫困户代金涛家,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问起家里一年有多少收入时,代金涛显得有些迷茫,左算右算也给不出个大概数。一旁的村支书魏登殿反而对他的家底一清二楚:一亩地包菜能卖3600元,三亩地土豆能收入8000元,四亩地玉米能有2000元,再加上三头牛,一年总也有个2万元收入。”

  对于这段内容,有网友表示怀疑:贫困村种地收入能有这么高?包菜、土豆、玉米能卖这么高价?“种一亩包菜看能出3600吗?玉米一亩出500,你打多少粮?现在玉米不到6角一斤!”文中提到的村支书魏登殿也被质疑是“吹牛”。  

图为坎子山村贫困户代金涛

图为坎子山村贫困户代金涛

  看到质疑,李华林第一反应是:莫非弄错了?毕竟自己不是行家,之前没怎么接触过蔬菜价格。

  翻看手中的采访本,李华林平静下来。“一亩地包菜能卖3600元”等数字并不是随口说说,而是在代金涛家采访时,一笔一笔算出来的,采访笔记中记得清清楚楚。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采访笔记中记录的代金涛一家收入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采访笔记中记录的代金涛一家收入

  不过,新闻报道容不得半点“水分”。带着网友的疑问,较真的李华林马上进行多方求证。

  她找到魏登殿,问他有没有夸张。“没有!”63岁的老支书魏登殿当场给李华林又算了一遍账,对照着之前的采访笔记,确实没出入。魏登殿告诉李华林,这些数字是按每亩地最低收成保守计算的,有的家庭收入比这还高。

  李华林询问坎子山村所属的湖北口回族乡党委书记杨洪来,得到的回复也是“没问题”。那为何村里蔬菜卖价高,包菜能卖到6毛一斤,土豆和玉米也能卖到8毛一斤?杨洪来解释,这里海拔高,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品质好,属于高山无公害蔬菜,所以收购价格高。  

在坎子山村,到处可见套种的玉米、包菜和土豆

在坎子山村,到处可见套种的玉米、包菜和土豆

  李华林又走进贫困户家中直接求证。听说有人怀疑种地收入,村民魏尧林笑了:“我家去年尝试种了7分地的包菜,就卖了近4000元。”魏尧林给李华林算了一笔账,如果三亩地各种一种蔬菜,一年至少能收入近7000元,如果是套种,收入只会更多。67岁的郭邦堂也告诉李华林,去年他种了三亩玉米、一亩包菜、两亩土豆,入秋一卖,挣了8000多元。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采访笔记中记录的魏尧林算账细目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采访笔记中记录的魏尧林算账细目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左一)采访贫困户郭邦堂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左一)采访贫困户郭邦堂

  李华林的心踏实了。她随即撰写《被儿子质疑的村支书和渐成气候的扶贫产业》回应网友质疑,不仅厘清了代金涛家的“种地账”,也弄清了前因后果:

  “坎子山村种地能挣钱,并不是一直如此,改变还是近两年的事。‘以前大家也种包菜、玉米和土豆,但因为交通不便运不出去,也没有市场,种得少,只够自己吃。’魏尧林说,这两年,村里基础设施完善了,原来走到乡镇上来回要一天,现在开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卖菜也方便。更关键的是,村里2014年成立了坎子山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全村村民卖蔬菜,销往医院、中学和超市,去年一年就卖了280万斤,‘不愁卖’ 。”  

俯瞰坎子山村

俯瞰坎子山村

  坎子山村坐落于海拔1700米的大梁山上,“九分石头一分土”,400多户居民零星散落在各个山间,一户人家坐落一座山头是常见的事。从一个村民小组去另一个村民小组,走上两三公里路,翻过三四座山更是稀松平常。

  在这里蹲点半个多月,李华林已经入户采访了大约20户乡亲,加上村干部,至少和30多名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零距离交流,采访笔记写满了2个本子。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的采访笔记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的采访笔记

  她跟着魏登殿“巡山”,在坎子山顶,听这位老支书指点“江山”:村里哪一块地适合用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哪一块地应该用来稿种植业,哪一条路还需要拓宽延伸……

  她坐在村干部的摩托车后面,一起走山串户。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坐上摩托去采访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坐上摩托去采访

  在孟志国、刘安山和魏志国家,李华林看到,这些“坎子山村的光棍们”前半生因为贫穷娶不起媳妇,人到晚年住进政府免费提供的保障房,总算老有所养。

  陈绍喜老两口向李华林倾诉了因病致贫的坎坷遭遇。一场大病造成的经济负担,不啻为一场灾难,所幸的是,多重报销等兜底措施为农民建起一道很好的“防灾网”。

  李意莲开心地告诉李华林,再过3个月,自己就能从现在住的羊圈搬到村路对面的新房。过去,全家9口人挤在不足70平米的土砖房里,搬家后,能分到共225平米的2栋小洋楼,还配有一个能养10头羊的羊圈。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采访陈绍喜和他饱受风湿折磨的老伴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采访陈绍喜和他饱受风湿折磨的老伴

  采访的同时,李华林在不断思考。

  “光棍现象的根源,往往都是经济问题。要让历史不再重演,让年轻人不再被迫光棍,让老年光棍不用担心老无所养,说到底,还是得依靠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与农民的经济状况。”

  “增强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提高贫困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健康扶贫的源头之举。让农村地区实现病有良医,不用扎堆往市区跑,不再因为担心车旅费硬抗,从小病就预防起,应该是健康扶贫的题中之义。”

  “易地扶贫搬迁,不是一搬了之。搬下来后,如何生存?这是所有搬迁农民最关切的问题。”

  ……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和坎子山村支书魏登殿(左)爬坎子山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和坎子山村支书魏登殿(左)爬坎子山

  今年28岁的李华林进入经济日报社工作已经2年,一直坚持求真求实、贴近群众的新闻理念。被问及此次深入贫困村进行蹲点采访的感想,她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虽然之前也零散做过一些脱贫攻坚报道,但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乡土中国,了解山村农民的疾与苦、喜与乐,却还是头一回,这也应该是我整个记者生涯中极其难得的体验。蹲点了二十多天,不能说对脱贫攻坚有了全盘深刻的了解,却也更深入地知道了一些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挖掘到一些好的做法,更能从实际体谅地方政府的不易,知晓贫困山区脱贫的艰难。这对我今后的报道工作而言,无疑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经济网记者 景远)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