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农业发展“科技”打头

三农 来源:科技日报 2017年03月16日 09:1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陈春秀团队在农户帐篷内

  孙素芬指导农户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本报记者 何 亮 实习生 张 宁

  有这样一类农业科学家,爱将科研做在田间地头,用勤劳和智慧扶农助农,书写现代科学在农业发展中的辉煌成绩;也有一类农业科学家,身居一隅却指导万家灯火,用信息科技传播农业知识,成就先进技术在农业进步中的重要力量。

  他们在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点上发力,改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种植产量,不断实现技术、品种、装备的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提升农户的收益……他们就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着力培养和引进的科技人才、创新队伍。

  孙素芬:怀抱正能量带队做科研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与经济所的会客厅,孙素芬气喘吁吁地推门而入,一脸歉疚。挂在脖子上的参会证还未顾得摘下,握手时仍在表达歉意:“刚在会上做完发言,让你们久等了。”

  岁末年初,孙素芬异常忙碌,匆匆见面的一个小时,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干练:发长不过肩,语速快、反应快、动作快,一枚党章佩戴在胸前,平静的表情里透露出一种力量。

  可能是她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信息与情报研究的职业习惯要求及时的反应,也可能是作为女性管理者——与生俱来就具有关爱他人的天性,孙素芬有一种气场、一种人格魅力吸引着年轻人聚在麾下,有一种情怀、一种理想用信息科技服务“三农”。

  在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孙素芬带领这样一个团队: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在全所80%的比例,其中90后的“小鲜肉”就有36人。他们有活力、有朝气,同时也能拼硬骨头、敢打攻坚战。

  做科研,一个重要职责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尤其是在农科情报这方面。“为政府决策服务要能够时刻把握动态,及时作出反映,市农委或市科委有时突然空降任务,要求三天之内制定方案。”孙素芬在采访时告诉记者,承接紧急任务已成家常便饭。

  面对任务,孙素芬给出的团队配置是清一水儿的博士、博士后。“他们每人都负责一个方向,别看团队年轻,却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上级分派的任务。他们的分析屡屡被主管部门点赞,在圈子里获得口碑。”孙素芬说。

  在外拼的是学术能力,对内需要聚拢团队的心。带出整个团队积极向上的状态,孙素芬选择的办法是遇到困惑换位思考、遇到困难以身作则。

  在日常管理中,孙素芬经常强调在信息与经济所不要用“你们”“他们”这样的称谓,要说“我们”“咱们”,“虽然我们所有10个业务部门,大家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我首先要做的是稳定人心,让大家成为一个整体。”孙素芬说。

  孙素芬习惯换位思考,体察职工的想法和诉求,所里一些部门任务重,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孙素芬走的晚,看到他们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会把这样的场景拍下来,分享到微信群和朋友圈,让更多的职工感受到他们这种积极的工作热情……2016年年终总结汇报时,孙素芬对进取心强、团结努力的部门和职工给予了由衷的表扬,用身边的榜样鼓舞感召全所职工。

  在孙素芬的个人履历中,不乏耀眼的赞誉与头衔:她是第十七次、第十八次全国党代会代表,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但孙素芬更在意的是信息与经济所的团队和“信息助农、科技惠农”的事业。

  “信息化平台就是解决一个远距离和大范围的问题。”孙素芬团队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农民远程教育体系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创建“北京农业信息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非典期间,在疫情严重、留言横飞的情况下,孙素芬领导团队利用远程教育平台,面向农村组织大规模的培训,科学应对非典;开通“12396”服务热线,建立北京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每个工作日的上午与下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各领域的农业专家会在中心排班“坐诊”,通过集成九大服务通道的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的农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真正实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信息服务目标。

  如今,服务热线的活跃人群达到6000人,注册用户为10万人,累计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5000万人次。孙素芬领导下的信息所还有一个专门做科普影视的部门,他们每年产出农业科教片400到600部,通过电视媒体和远程教育平台推向全国的最基层的农业工作者。

  陈春秀:“拼命”做农技推广

  从事于蔬菜品种与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陈春秀在北京郊区的菜农圈中可谓家喻户晓。而她的名气完全是靠自己34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一步一步踏出来的。

  陈春秀出生于北京通州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过私塾的奶奶从小就教她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也许正是这样的“早教”为她日后不遗余力帮助农民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1983年,陈春秀进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育种研究工作。从那时起,她把自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农民”。在研究过程中,她一直在土地里摸爬滚打,锻炼自己育种与栽培两方面的能力。早期播种育苗时,不具备现在的育苗床,只是在田间建立改良阳畦内育苗,由于改良阳畦比较深,蹲着根本无法播种,陈春秀就趴在土地上一颗一颗地播种,一趴就是一上午。为了完成试验项目,她在做西瓜育种十几年间经常是早上五点半下地,晚上天黑了才回职工宿舍,在那段日子里她只能赶上食堂的午饭,所以每天只吃一顿。长期暴晒让她身上皮肤溃烂,至今仍然对阳光过敏。

  1997年,重庆市邀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派出西瓜育种专家,希望能解决山城重庆西瓜种植困难的问题。当时陈春秀团队培育的“京欣一号”新品种西瓜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于是院里派出了陈春秀前往重庆考察。

  考虑到重庆湿度大、光照不足等气候特点,陈春秀研究了重庆市十多年的气象资料,她发现在每年5月,重庆都会迎来十多天小阳春天气,于是她们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育苗栽培计划,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试种,第一年就获得了西瓜丰收。之后两年又进行了稳固性栽培实验,终于彻底解决了重庆西瓜种植的难题。

  在育苗催芽过程中,为了保障西瓜正常出芽温度,陈春秀特地买了十几个电热毯给瓜苗加温。却唯独忘记给自己也买一张电热毯除湿,结果重庆三年让她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西瓜育种领域钻研十几年之后,陈春秀的领域又扩展到了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推广。这些年,陈春秀为企业、农户、全科农技员举办培训班4500多次,现场指导蔬菜种植户和农业园区15000多次。培训和指导农民技术人员达十多万人次,推广了100多种新品种。在长期深入郊区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为设施蔬菜生产创造出许多新的种植模式。在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陈春秀“拼命三娘”式的工作作风。

  陈春秀常常说,我们的工作承载着农民的希望。要让农民知道我们有哪些新成果,帮农民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农民致富作点应有的贡献,心才能安稳!

  通州区草厂村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全村年人均收入只有1600元。从2004年开始,陈春秀指导农民种菜。一家一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菜。村民王世勇家庭条件相当困难,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他发愁孩子将来上大学的学费问题。陈春秀一边指导他种菜,一边鼓励他要乐观。在陈春秀的帮助下,王世勇承包了村里的8个蔬菜大棚,一年下来就赚了12万元,不仅一举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后来还相继买房买车,日子过得比蜜还甜呢。

  如今,陈春秀所在的团队已经在北京郊区县建立了23个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园区,带动周边15000多户菜农。

  陈春秀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每个人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唯有如此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