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新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三农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2月03日 14:0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强巧荣和家人一起收菠菜。韩 龙摄

  黄允强在浏览网店。本报记者 商 旸摄

 刘裕友准备贴春联。 本报记者 孙 振摄

  勤奋大嫂强巧荣种菜兴家

  用心办大棚 也不误打工

  农历腊月二十六,陕西乾县的三眼桥大市场里,肉档前满是熙熙攘攘办年货的人。“过年的猪肉我早就割好啦!”强巧荣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

  快人一步,是因为她要趁着节前行情紧俏的时候,先把自家蔬菜大棚里的无公害菠菜赶紧收获了。一辆白色的面包车,正停在阳洪镇团结村秦红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门口。她家的菜一装车,就可以配送县城的超市,强巧荣家春节前就能再分上一次蔬菜销售收益。

  “大儿得过骨髓炎,当时还没新农合,看病欠了几万元,我家就成了贫困户”,强巧荣一边把菠菜扎成捆,一边说。“家里五口人,四亩八分地,二亩是梨树,剩下种粮。粮卖不上价,种下粮够自家吃就行了。前年梨还赔咧,果子卖了3800元,但上两茬儿化肥就花了4000多元。想还账,根本没那能力。”

  2016年7月,强巧荣一家获得了县里2000元的创业种植支持资金,并在脱贫政策的帮扶引导下,把钱投到了蔬菜合作社,在社里建起了一座约4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合作社负责提供农业技术、种植管理以及统一销售等方面的支持,贫困户接下来只需投入劳动。

  “7月到现在已经收过一料菜,合作社给咱已经分了1800多元。”谈起来年的打算,强巧荣指着身边帮忙收菜的儿子说,“大儿前年考上了户县的医专,小儿特争气,刚考了一本大学西安理工。明年我要给娃们挣到学费、生活费,有条件的话,再还些账。先把我这一个棚管好、管精,经营跟着合作社安排,人家懂技术、懂行情,叫咱种啥就种啥。除了大棚,合作社里还有果树,有农活咱都可以去干。当天结算劳务费,我一天收入有五六十元。而且在自己家大棚干活一样有报酬。有其他闲时间,我还能去别的地方打工挣钱呀。”

  团结村村委会主任李亚雄介绍,一个棚一年菜出四料,合作社统一分红,每料每个棚纯利润能有1800多元。将来贫困户就是脱贫了,也可以继续依托合作社种菜,实现稳定增收。

  阳洪镇党委书记侯佼说,2016年他们把全镇有产业发展意愿的52户贫困户都发动参与进了这个蔬菜合作社。产业帮扶让贫困户看到实在的致富成果,自己也有了致富的积极性。扶贫又扶志,才能巩固造血功能。

  “嫂子啊,再辛苦两年,娃儿们工作了,你就能扇着蒲扇光享福喽!”听到旁边村民的这句玩笑,正在拾菜的强巧荣也不禁乐了起来。

  瘫痪小伙黄允强电商圆梦

  开年帮乡亲 网上多卖货

  黄允强不甘心。

  20岁时离家到煤矿打工,突发事故砸坏了腰,一下子瘫痪在床。一躺就是16年,不但丧失了劳动能力,单治病就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变成贫困户不说,还拖累着已经嫁人的姐姐离不了家,跟母亲天天照顾自己。

  允强心口憋了一口气,总想着干点啥,可这没了双腿的身子,能干点啥呢。小伙变得有点消沉。

  “有9年,躺在床上瞅屋顶,一点儿阳光都没见。”姐姐害怕了,担心他憋出心病想不开,硬挤出些钱买了台二手电脑,扯了网线让弟弟学上网,“就想着他能有点事儿干,老捂着哪行”。

  这一“触网”,没想到找着了营生。

  去年春天,家乡山东章丘搞起了农村电商,重点帮扶贫困村。允强所在的十八盘村是市里的特困村,优先建起了农村淘宝服务站。允强会电脑、懂上网,经过培训上手快,当上了服务站的营业员,头一件事,是帮着村民网购商品。

  干上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网上买东西虽然便捷,可是种类多、样式杂,既要质量过关,又要价格合适,不容易。刚开始允强摸不着头脑,买来的东西有时村民不满意,拿着来退货,感觉挺挫败。没辙,只能硬着头皮琢磨,渐渐悟出门道。现在这“网上导购”允强干得越来越顺手,销售额上去了,按比例拿佣金,年前一算,平均每月2000多。

  自个儿有了收入,允强还不满足。为啥?乡亲们没增收啊。外面的东西能买进来,咱自己的东西为啥就不能卖出去?

  十八盘村藏在深山,地不多,宝不少。小米、核桃、花椒、山楂……纯天然、无污染,可离着城里太远,以往有人进山收货,总是压价,一斤小米才给3块钱。

  村里帮允强开了网店,招呼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把山货都拿到网上卖。经过包装打理、统一标识,小米能卖到10块,核桃能卖到12到15块。从去年5月到现在,销售额达到4.5万元,平均每个贫苦户增收上千元。山货卖得多,允强也挣钱,不到一年收入5000多元。

  如今,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有个淘宝小伙黄允强,光订单记录已经上百页、几千条。挣了钱、脱了贫,一高兴,允强过年给姐姐家的两个闺女包了红包,一人两百!

  “开年还得接着干,要帮着乡亲们多卖山货。现在村里搞起了旅游,来的人多了,尝到山货好,往后再买,得想法子转移到网上”,允强盘算着,咋能提高网店的知晓度,比如在包装上做做文章,打上网址、搞个二维码,“叫你吃了还想买,买得更方便”。

  六旬老汉刘裕友养羊脱贫

  养殖扩规模 有空赚外快

  对安徽定远县严桥乡村民刘裕友来说,这个年过的相当得劲儿:危房改造申请获批,乡里刚帮着翻新了住房,又送来米面油;外出打工的儿子儿媳都回来了,进门就给老爹封了个大红包;亲人团聚话家常,侃侃而谈这些年小日子的改变。

  二亩二分地,种地打粮,再加上千把块钱低保,每年收入聊胜于无。“老伴儿去世得早,自己60多岁了,打工都没人要。”回忆起过去,刘裕友坦言全靠两个儿子寄钱,勉强糊口。

  但在去年,乡政府推进产业扶贫,帮助申请购买十几只羊羔,加上儿子几千元钱的资助,刘裕友靠着养羊致富,渐渐鼓起了钱袋子:政府给3000元产业资金补贴,卖了6只羊净赚3000多,年收入超过3100元的脱贫线,政府又给予500元脱贫奖励,再加上每年2000多元的养老金、低保补助等跟进到位,一年下来也能有小万把块钱进项。

  摘了贫困帽,刘裕友又谋划着将来的发展,“去年是小本买卖,年初又下了好几只羊羔,小羊羔逐渐多了,今年就可以再扩大十几只的养殖规模,争取收入翻一番。”

  “之前有好几只羊羔因疫病、养殖不善死亡,今年我们会请畜牧站的技术员定期上门指导,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对刘裕友的踌躇满志,结对帮扶干部、严桥乡副乡长刘选乐见其成,“3100元脱贫线是底线,但脱贫不脱政策,我们要继续跟踪。”

  除了扩大养殖,刘裕友听说乡里在积极发展大棚草莓、葡萄种植等,合作社缺人务工都会优先从贫困户里选。刘裕友摩拳擦掌,打算今年除了养羊,有空也去多赚点儿外快,“一天工作3小时有60块钱工资,一个月下来又能有千把块钱收入。”刘裕友说。

  “考虑到他年纪大等因素,我们会争取找个活轻松、收入高的工作。”刘裕友步子迈得快,刘选则考虑地更谨慎,“为防止因病返贫等情况发生,今年我们打算为刘裕友等乡里年纪偏大、身体欠佳的重点贫困户定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按省里要求对所有贫困户推进‘健康脱贫’计划。”

  签约家庭医生,一年两次免费体检,发现问题免费诊治,同时按“健康脱贫”计划,划定贫困人口就医个人年度支付费用上限:即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元、1万元。

  在刘选看来,致富靠自己,更要有好的政策引导、兜底,“来年我们要着重完善健康脱贫保障机制,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步超 商旸 孙振)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