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扶余:脱贫路有了“致富薯”

三农 来源:松原日报 2017年01月12日 20:3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近日,记者走进扶余市得胜镇马铃薯种植大户蓝波的家里,他激动地对记者说:“2016年春季,镇里干部劝我们少种玉米多种马铃薯,村民们害怕价格低卖不出去都不愿意种。我是一个种地‘有瘾’的人,现在玉米价格下跌,于是就下定决心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马铃薯110公顷。马铃薯确实获得了好收成,一般顷产达5万多公斤,纯收入可达3万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10倍左右。为了看准市场多卖钱现在没开秤,全部入库下窖储存起来了。”

  蓝波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业,是2016年扶余农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一个缩影。回顾扶余农业生产的历史,三岔河镇过去也是马铃薯生产的主产区,从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来说,适宜种植马铃薯,农民都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但是,由于多年来玉米成了松原农业的“铁杆庄稼”,其耕作简单价格比较稳定还好卖,使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意识淡化了。2016年春季,在玉米作物价格大跌的背景下,扶余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农业市场经济,充分认识和挖掘了自身资源特点,理清找准了发展新思路,依靠旱作农业技术等科技支撑,在肖家乡、陶赖昭镇等地,动员种粮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一些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马铃薯由原来3万亩增加到9万亩。从一般生产费用和市场价格计算,每公顷纯收入可达2.5至3万元左右。现在,人们把过去普普通通的马铃薯称“脱贫薯”“致富薯”,被乡亲们幽默地称为带动扶余农村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蛋蛋”。现在看,马铃薯产量高、销路好、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一定会成为扶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经济增长点。

  扶余市农业局局长刘长印深有感触地说:“扶余是远近闻名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粮食价格大幅度下滑后,就要千方百计地为农民稳定持续增收找到新路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村‘民生工程’,农业部门要认真研究农业市场经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让农民种地得到实惠,调动他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当前处于农村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动员贫困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幅度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农技人员要以农民之心为农民服务,帮助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问题。2017年,要在增加种植面积,普及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引进优良品种上下功夫。创新发展规模农业生产方式,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贫困户参与模式和‘市场+收购网点’的贫困户贩运增收模式,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在扶余农村释放出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的‘脱贫致富效应’。”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