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农业综合开发让生活变了样

三农 来源:农民日报 2017年01月09日 09:1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报记者张五四

  内蒙古准格尔旗,大部分土地七沟八梁,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地貌。“只有北面靠近黄河才有一点平川。”站在冬天枯草凄凄的黄河边,旗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张二焕说。他说的平川地,很多就是指河滩地。

  说是河滩地,其实依然是旱地。该旗是有名的“靠天吃饭”农牧业旗,农耕旱地占了大部分。二道拐村党支部书记卢金祥家屋后就是黄河。在黄河边长大的他,几十年来最大的梦想就是把黄河水引上来浇地。“干看着(黄河)水就那么流,就是用不上。”卢金祥说。2016年10月,他所在的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把分散的土地整理成片后,他隔几天就要来这里看看。他对记者说,他的梦想将要实现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一马平川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4000多亩地连成了片,经过整理还多出了几百亩。老卢大概算了一下,改变了一家一户、东一片西一块的种植方式,又有了黄河水的浇灌,原来的盐碱化也可以改造了。管道输水还延伸了灌溉面积,距离黄河边稍远的一些旱地也变成了水地,这样每户就能增收6000元。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准格尔农业开发一直都被列入内蒙古的重点旗县之一。“十二五”期间,该旗规划任务5万亩,完成了4.81万亩。项目区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治理目标。防汛抗旱能力达到十级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5%。到“十三五”末,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计划达到11万亩。目前,该旗沿黄河已经治理了十几个村的土地。

  见证农业综合开发变化的张二焕说,农业开发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省水、省劳力和产量质量上去了。当地有一句俗话,省下的就是挣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到了七八十年代,国家没少投入打机井,因为后来地下水位的下降,再加上电压问题,许多机井的作用越来越小。记者在五家尧村看到一口机井,村民说有100米深,但到夏天经常没水。即使还在使用的井,水流明显不如过去。浇一次地需要几天时间,农忙时平均一星期浇一次,人还不能离开。每年浇水如浇油。改造后2016年就浇了一次。村委会主任牛志武说:“过去浇1亩地不算劳力,需要十几元,现在才七八元,而且还不用人盯着,打一个电话就行。”

  五家尧村土地没有开发前,大部分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大田。现在差不多都建起了温室,有一半以上土地还流转到了企业。如今这个村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逢年过节,城里人来采摘的络绎不绝。村集体有钱了,盖学校幼儿园,并鼓励和补贴一些人家还办起了农家乐。

  农业综合开发还扶持了一些龙头企业成为名牌,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像高原杏仁露,依托山杏资源,发展壮大。如今农民以山杏林入股达到1万亩,其股份标准为抚育部分农8企业2,种植部分农7企业3。而且杏林地纯收入高于收益分配标准时,高出部分农民与企业按1∶1比例分配。农民杏林地每亩根据地势不同,初期和盛果期不同,最高分配100元,最低20元。投资近5亿元、刚刚建成的蘑菇生产企业,已经直接带动沿黄河的准格尔、达拉特、杭锦3个旗建起2480栋温室栽培食用菌,带动农户2600户,常年到园区打工600人。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