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一步“死”棋走出的活路

三农 来源:农民日报 2016年12月27日 17:1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报记者李传君

  多年来,蚕桑产业是四川省南部县一大经济支柱,该县也曾是四川重要的蚕桑丝绸产业基地,全县桑园面积达35万亩。就在5年前,当时的县委、政府还制定了一个蚕桑产业十年规划,目标是要让所有的山头都绿起来,所有的蚕农都富起来。

  然而,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低迷的影响,蚕茧价格一直上不去,农民栽桑养蚕的投入与产出效益严重倒挂,尤其是与外出务工比更是相差甚远,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不少地方桑园虽然发展起来了,但就是无人养蚕,甚至出现大面积砍伐桑树的现象。

  怎样另辟蹊径,不在一根丝上吊死?南部县各级党委政府及农口部门都在积极探索。2013年,他们找到一条起死回生的新路。如今,以南部县“传弘农业”联合体为龙头,以发展僵蚕养殖为核心兼桑园综合开发、蚕桑深加工为方向的新型产业正在逐渐壮大。

  事与愿违,传统老路越走越窄

  蒲秀刚是南部县寒坡乡鞍子岭村人,13岁随父母迁往成都,此后一直在成都生活并学习、做生意,但每年清明,他都要回老家祭祖。老家户户养蚕在他的记忆中留下的烙印很深。

  2013年清明,蒲秀刚祭祖完毕,发现村里原先绿油油的桑树渐渐稀疏,且冬季无人修枝、刷干,翻春后桑树发芽不佳,叶片也十分瘦小,便奇怪地问:“难道没人愿意养蚕了吗?”得到的回答是: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宁愿只种点口粮,等着儿女寄钱回来开支,也不愿意去养蚕,因为养蚕不仅费工费劳,还是个折本的买卖。

  鞍子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曾亲自带头养蚕,但好景不长最终放弃;寒坡乡也曾发动农业服务中心几大员下村带动养蚕,但也没能坚持多久。据了解,一些村倒是以养蚕为名,不断地向上要各种补贴,到了收茧子的季节,一些地方因交不成茧子,便花钱到茧站买茧票蒙混过关,或者是为了应付检查,干脆把别地方的茧子“借”过来欺骗领导……

  蒲秀刚是鞍子岭村党支部书记的同学,得知老同学在成都做生意,便鼓动他:“干脆你回来养蚕,我们负责给你建蚕房,全村桑园免费给你使用,而且我们还可以发动群众把桑叶给你送拢,你看怎么样?”

  不顾家人的反对,蒲秀刚说干就干,毅然回到老家养起了蚕,而且一养就是50张,等到蚕需要大量桑叶的时候,当地农民确实把桑叶给送来了,但不是免费,而是要0.5元/斤,一个农民一天可采摘500多斤桑叶,一时间桑叶堆积成山。为了节省成本,蒲秀刚决定改为每天90元请人摘桑叶,可请的人似乎一下子“懒”了,一天摘的桑叶顶多也就100斤,人工成本还是降不下来。农民对眼前利益的追求给蒲秀刚上了一课,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

  “第一批蚕我就亏了3.5万元!村上说的给建蚕房也没兑现,上面的补贴也说要等,我自己投入建蚕房和办公室,不知不觉就丢进去150多万元了!”蒲秀刚苦恼地说。

  绝处逢生,养殖僵蚕尝到甜头

  正感苦恼时,闻听县蚕桑局请来了几个西南大学的教授,蒲秀刚立马前去请教,希望教授能给他指条路。哪知教授面对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南部县几十万亩桑园,如果还是坚持过去传统老路,前景不容乐观,如果坚持在一根丝上吊死,那更是一大败招!”

  那怎么办?这个疑问不仅蒲秀刚迫切需要答案,南部县农口部门同样需要答案。教授的回答是:可以试试养僵蚕,目前市场上价格达到十二三万元一吨,算下来每公斤就达100多元,是蚕茧价格的五六倍!但是必须由政府部门跟他们签合同,而且一旦白僵菌扩散,不能责怪他们。

  教授所说的菌种叫白僵菌,是一种在家蚕4-5龄时让其感染,然后死亡僵化,晒干可入中药,国际市场尤其是日本、韩国还将其提取物用来制作化妆品和保健品,对美白有奇效。

  可白僵菌是传统养蚕业的克星,在四川将其作为家蚕的二级疫病基本上被消灭了,西南大学也只有从标本中提取,能否存活扩散还未可知。但看到希望的蒲秀刚欣然答应试一试。

  过去是千方百计把蚕养活,而现在是要把蚕养死,听起来不可思议,就连南部县蚕桑局也不敢轻易尝试。经过蒲秀刚的再三劝说,蚕桑局才同意他在小范围试验。可结果担心的事终于出现了,西南大学标本中提取的菌种缺乏活性,接入蚕体根本就不感染!

  蒲秀刚发动他一个学医一个学农的儿子到全国各地寻找白僵菌种,最后终于在广东找到具有活性的菌种,并引回来接种成功。通过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经验,到2014年末,蒲秀刚终于掌握了僵蚕的养殖技术,而且在他的基地,蚕的僵化时间整齐,僵化率能达90%以上。

  蒲秀刚开始大面积流转桑园。2015年,他一下子就流转了3000多亩,涵盖升钟湖库区几个乡镇。

  也正是2015年,蒲秀刚尝到了养殖僵蚕的甜头,那年他总共卖了700多万元。

  步步为营,“传弘农业”越长越大

  南部县蚕桑局看到蒲秀刚的成功,真正认识到传统产业调整转型的必要和重要,开始引导和扶持蒲秀刚。南部县传弘蚕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县上要求蒲秀刚以此为基础,向周边乡镇和村社扩展。

  通过2016年的扩展,现在形成了以传弘蚕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联合四川腾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部县昇宝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南部县衡宝蚕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南部县瀚景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南部县静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西充县六福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专合组织的农业生产联合经营组织,共建成僵蚕房6300平方米、搭建蚕台13000平方米、购置小蚕共育盒1500个,固定资产投资达1200万元。

  联合体共流转桑园8000余亩,带动农户发展上万亩。通过“公司+科研机构+合作社+基地+农户”,统一小蚕共育、统一菌种供给、统一集中接种白僵菌菌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对外销售、统一利润分配,养蚕农户只需饲养接菌后的大蚕5-7天,每张蚕就可以获得600-800元的报酬。“一个成年劳动力一批次可以饲养3张大蚕,可获2000元左右的收益,每年可以饲养8-10批次,一个养蚕农民每年可以获得收益1.6万元以上。”蒲秀刚说。

  为了让农民看到更大的收益,“传弘农业”在桑园综合开发上做起文章:每年在黄金镇果桑基地开展“紫金之约”桑果采摘活动,在桑园套种中药材,冬季不养蚕,利用冬桑叶开发桑叶保健茶、利用修剪的桑枝种植食用菌等。2016年,联合体养蚕2860张,除生产僵蚕59.6吨外,还生产白芨、白芍、桑果、桑枝、冬桑叶等200余吨,年产值突破1700万元。

  “其实,更大的利润在僵蚕深加工上,下一步我们将要涉入。”蒲秀刚说,不仅如此,他还抢注了“中国僵蚕”的中文域名,南部县也有计划将该县打造成中国僵蚕之都。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