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飞哥不打鱼,上岸当老板

三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14日 09:2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飞哥不打鱼,上岸当老板

  本报记者 丁 汀

  12月上旬,三沙市永兴岛。又到了一年中永兴岛上最凉爽的季节。

  飞哥渔家乐是永兴岛上一个有名的去处。渔家乐主人郑有飞,已年近半百。自从1997年从文昌老家来到岛上,飞哥已经在永兴岛生活了快20年。2007年,飞嫂也上了岛,两人就安安心心在三沙安了家。

  飞哥渔家乐并不豪华,菜也多是三沙常见的海鲜。飞哥的拿手菜是炒面,一份普普通通的伊面,过了水,下了锅,在柴火灶上用菜籽油打几个滚,放上青菜,坐在飞哥门口的枇杷树下,浸在阴凉咸鲜的海风里,在门口小黄狗的注视中吃上一口,从鼻尖到肠胃,全是岛上幸福的味道。

  刚上岛时,缺水少电,飞哥每天驾着1吨左右的小船出海打鱼。飞嫂说:“鱼打得不多,卖的钱刚够小孩读书,还有危险,成天担惊受怕的。”每年冬天,正是南海风多浪大、鱼不好打的时候,也是飞哥飞嫂发愁的时候,“要是鱼少了,我们要怎么住下去呢?”

  2012年,三沙正式设市。飞哥飞嫂的忧虑,也成了摆在三沙市面前的问题。

  “三沙建市后越来越漂亮了,原来光秃秃的岛都种上了树,听说全三沙一共种了近200万棵树呢。赵述岛上还种上了菜、喂起了鸡。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补给船的班次很多,只要一有船来,就必定会有人来吃鱼、买鱼,对我们渔民来说是好事。”飞哥说,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卖海产。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政府现在鼓励大家转产转业,搞渔家乐、搞养殖。”飞哥说,一方面,有了渔家乐,鱼好卖了,可以增加渔民收入;另一方面,渔民改变作业方式,也可以保护三沙的环境和渔业资源,让天然美味的南海海鲜,成为渔民们可以长久依靠的经济来源。

  “像七连屿那边,很多渔民都上岸工作了,有的还参与海龟保护,那小海龟看上去肉肉的,特别好玩。”飞哥一边说着,一边给顾客结账。菜价很亲民:小石斑鱼50元一斤,红口螺20元一斤,青菜10来块钱一份。食材普通,胜在新鲜。顾客一掏口袋,零钱不够。飞哥很潇洒地摆摆手:“没关系,用微信支付就行,还免得找零钱。”

  外地来的小王坐在飞哥家门口的绳床上,摇晃着和飞哥谈上了生意:“我们搞合作,开个网店,把岛上的特产卖出去咋样?”飞哥挺开心:“要是能成,那当然好啊,不过有人买咱的海货,记得要谢谢人家,请人家冬天到三沙来看看飞哥啊。”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