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临沂90后回村当起农场主 与果农合作走上致富路

三农 沂蒙晚报 2016年10月21日 10:3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在临沂河东区汤河镇的一片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树枝,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亮眼,让人垂涎欲滴。“这批‘红色之爱’即将收获,买主早已经预订了。”果园的主人、90后小伙孙涛喜滋滋地说。

  两年前,21岁的孙涛发现生态农业的市场前景,他毅然走进田间地头,栽培果树、苗木,发展农场。他用行动证明了生态农业的潜力,也充分展现了新时期90后的风采。

孙涛展示自己农场里的冬桃。

  从城市回到农村 顶住压力艰难创业

  2014年,刚满21岁的孙涛从老家郯城来到市区,他送过快递,打过零工。虽然没有念过大学,但他始终相信,只要肯吃苦,自己也能走出一条致富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涛听见别人闲聊:“现在生态农业很‘吃香’,要是有地,完全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头脑灵活的他觉得这是个机会,便放下手里的工作,四处考察生态农业。

  经过调查,孙涛发现,农村青年大多在城市打工,大量土地闲置成了荒地。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和水果的品质要求也在提高。“我当时就想,如果包块地专门种绿色稀有水果,绝对有市场。”下定决心的孙涛辞去工作,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为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孙涛几乎跑遍了全市,最终在平邑和河东各承包一片山地,分别种植桃子和苹果。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孙涛十分慎重,“一定要选比较稀有、市面上少的品种,这样才有市场。”经过考察,他选择特色晚熟冬桃和从瑞士引进的名为“红色之爱”的苹果作为主要种植品种。

  有了农场的孙涛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干活,原本就不胖的他日渐消瘦,皮肤也晒得黝黑。对孙涛来说,吃点苦不算什么,最让他难过的是家人的不支持。“父母觉得在城里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回农村种地呢?”孙涛很无奈,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他的坚持获得家人的妥协,创业路上的最后一道障碍解除了,孙涛的信心十足。

  为了能掌握好果树管理技术,他每天都要到果园绕上几圈,观察生长动态,做好种植笔记,遇上难题便四处寻师学习,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自是不用说,但当看到满树果实,心里还是掩不住欢笑。

  与果农合作 线上线下一起销售

  果实丰收了,孙涛选择互联网线上销售。他认为“线上销售市场更大,不局限于地区。”他不仅销售水果,果木以及嫁接用的芽都是他的产品。由于品种稀有,他的产品市场广阔,也让他收入颇丰,据孙涛估算,他的现代果业每年盈利近50万元,尝到甜头的他选择扩大自己的农场。

  随着农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孙涛既要负责种植,还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他逐渐认识到,单凭个人的力量已经很难实现生态农业的提质扩量,于是他便积极与有丰富种植经验的果农进行合作。他为农民提供培育种苗、管理与种植技术,和果品的销售为一体,充分实现现代化,有机绿色标准种植。提高果品的价值,打造品牌,他的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线城市的商超,大型批发市场,并取得一定的线下渠道,线上平台及微商也取得了成果。

  “我种植的果业可实现年收入30余万,苗木林现在还没产生经济效益,但我充满信心。”今年61岁的果农诸葛福孝告诉记者,他种植的10亩苹果明年就可达到丰产期,每亩1000斤左右,每亩利润为35000元左右,农场能有这么好的局面,得益于孙涛的果优农业公司提供的良好种植环境,在他遇到困难时,果优总是给予很多帮助。

  如今,孙涛除了要管理自己的农场外,他还经常帮助村民解决种植、销售上的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已有10余户农民种上了他的苹果和冬桃品种,可为农民创造每亩过万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