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丁丁的“农业情结”

三农 农民日报 2016年08月29日 07:5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马杰本报记者杨丹丹

  从苗木种植和销售开始,再到走草莓电商之路、农户直销生鲜超市,安徽省合肥市大学生丁丁一路走来苦中有甜。

  丁丁是蜀山区小庙镇人,2004年就读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证券投资专业,毕业后来到江苏南通从事销售代理,一个月能拿到六七千块钱工资,生活无忧。2009年回到合肥后,他又自学了法律本科专业,那一年,他回老家时发现田里抛荒非常严重,村民们大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能不能利用手头上的资源回家做点事?这是丁丁的最初念头。辞去工作,带着朋友的不理解回到老家,丁丁跟着当地政府的政策走,发展苗木种植行业。承包了50多亩田地,丁丁从外地低价购进市场上短缺的苗木,专心伺候起来,他还将树苗原价卖给周边农户,共同探讨种植经验。苗木效益好,市场是关键,丁丁经常会东奔西跑,去推销成年的苗木,汇总各地市场信息后,形成一个销售网络。

  2014年,是丁丁转型最大的一年,他出资在草莓基地流转了近70亩土地,种起了跟自己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大棚草莓。与过去的批发销售不同,他注册了网店,做起了精品草莓电商销售。

  众所周知,草莓不易储藏和运输,长途奔波,损耗很大,退换货率非常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丁丁对草莓进行了精选和“美容”。每天,丁丁都要看下单地址,再结合沿途环境和当地天气情况,选择加冰袋和防震袋,下午4点去采摘,直接包装,5点准时发货,夜里温度低,草莓耐储藏,一般次日上午10点就能抵达目的地。

  为了能更多地了解草莓网络销售的市场,丁丁还经常以买家的身份向全国其他草莓网店下单,“收货后,再比价格、口感、包装方式,还有如何跟买家卖萌做好服务,拉近距离。”

  凭着自家“红颜草莓”新品种的热销,好评如潮,销路一路上涨,都卖到了北京、上海和深圳,最远到了乌鲁木齐,“价格最高峰时能卖到40块钱一斤。”这意味着,在网上卖出一斤比批发价要多赚近20块钱。

  除了忙田里的事情,他还报考了安徽农业大学在职教育的农业经济专业。“困惑当然有很多,除了虚心向其他种植户讨教外,自己也要多充电学习。”丁丁说。

  丁丁告诉记者,农产品如果继续走传统的批发或销售模式,会陷入无序竞争中,不利于扩大市场,借助网络平台,不仅能促进销量,还能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周边种植户也纷纷效仿起来,一开始他们连网店注册都不会,丁丁抽出时间,专程为这些农户培训,毫无保留地教他们如何包装、打包,保证销量和质量。

  今年,丁丁又扩大了10亩种植面积,考虑到前期成本投入大,当地政府还给他提供了8万元免息贷款。

  丁丁的到来让村庄有剩余劳动力的村民多了收入来源,草莓基地常年需要用工,结合在家务农的妇女和老人,丁丁按小时工雇佣下来,一小时7块钱,随干随走,一天也能挣个五六十块钱,还不耽误自家事。

  现在,丁丁瞄准优质农产品市场,做起了实体店生意,在镇上开了家生鲜直销超市,做起农产品直销生意,将田间地头新鲜的水果、蔬菜和食材集中起来,通过门店体验和电商运营形式进行销售。

  在这个时候,学过金融知识的丁丁就分析了成本风险,“如果只做一家店,算上运输和人工,开支会很大,如果多开几家店,这些成本会分散出去。”丁丁告诉记者,目前选址暂时先从城乡结合部开始,再逐步扩大到城区,让这些新鲜绿色的农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第一家店‘五一’已经顺利开业,主打农户直销生鲜,卖的都是从田间地头现摘回的水果和蔬菜。”对于未来,丁丁信心满满。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