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经视讯

大学生刘石森:扎根基层“拔穷根”

三农 农民日报 2016年07月08日 08:3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报记者张国凤

  如今,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宁夏盐池县冯记沟乡的汪水塘村,庄前庄后,绿树成荫。村外的风沙线上,柠条牢牢地固住了一个个流动的沙丘。田成方、林成网,绿油油的草场一眼望不到边。

  而在几年前,汪水塘村还是亩产不过百斤、沙夺良田、人穷思走的后进村贫困村。汪水塘村的变化,有大学生村官刘石森的一份努力和汗水,是他用真诚和奉献换来的。2013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刘石森以全票当选为汪水塘村村党支部副书记。

  为了改变汪水塘村的落后面貌,刘石森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向农民群众和村干部请教学习,他经常到村民家中坐一坐,与村民拉一拉家常,聊一聊有些什么困难,并认真做好民情日志。

  当他发现汪水塘村部没有网络、“三农呼叫中心网”也处于瘫痪状态时,建议村支书、主任安装宽带,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经多方努力,2014年8月1日村部的宽带终于安装上了,同时还为宋新庄自然村25户村民家中装上宽带。现如今,汪水塘村远程教育网发挥着积极作用。

  “今年,是汪水塘村宋新庄自然村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第二年,在冯记沟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县乡派技术人员多次下村指导滴灌技术,村民们对今年的玉米收成很有信心。”汪水塘村村主任汪浩礼说。

  为解决村里大水漫灌水源不稳定、灌溉需要专人操作、劳动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问题,刘石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汪水塘村宋新庄自然村建成3万方高效节水灌溉蓄水池,受益耕地面积达3590亩,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危房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确保操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刘石森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执行“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实施-督查-验收”程序,根据危房改造户主提出的申请,逐户拍照登记造册,组织村民进行评议,乡政府再进行调查核实,对评议、审核结果张榜公示,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切实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截至目前,汪水塘村共完成22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三年来,刘石森被村民们的朴实善良所打动,而他的真诚热情同样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刘石森说:“我深深爱上了西部边远山区农村的这片热土,把自己的户口从吉林市落户到了盐池县,我将在这里扎根,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实时热点






860010-1133010100
1 1 1